启智润心,呵护成长 为每一名留守儿童种下追光筑梦的种子

来源: 作者:郑晓莉 发布时间:2024-06-13 11:11:51

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化作一池清泉滋润他们的心田;如果我是一粒沙,我愿化作一亩沃土厚植他们的梦想;如果我是一缕光,我愿化作一抹艳阳照亮他们的前路。可生活却没有假如,漫漫长路,唯有自强不息。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的儿子2岁零2个月了,看着他把玩着爱不释手的玩具、咀嚼着香甜可口的糖果,我很庆幸,他是幸运的。然而,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竟高达1550.56万。这串冰冷的数字背后,仿佛有一个声音在极力地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我曾想要努力地予以回应,却奈何总是力所不及。时光流转、记忆飞絮,儿子的欢声笑语将我的思绪不自觉地带回了2021年8月的那一天。

那一天,太阳非常耀眼,带着长途跋涉的困顿和难以抵抗的孕反,我和我的团队一起来到了简阳市大堰村,这里是我们学校对口帮扶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我们这次暑期“三下乡”的最后一站。今天的工作,就是陪伴村里的留守儿童。小朋友们很可爱,也很懂礼貌,村委会的驻村干部早早地就把孩子们集合在了居委会的儿童之家,孩子们也很配合地早早就坐在了自己分配好的座位上,我们也熟练地分好了志愿者小组,拿出相机、音响、玩具、绘画本和智能机器人。

孩子们很好奇,这次竟然出现了智能机器人这个新鲜玩意儿,显然绘画图本和水彩笔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小可爱的好奇心了。我注意到有个年龄稍大的女生,应该快上初一了,面对这些新奇物件,她一直在一群小朋友后面跃跃欲试,一边抿着嘴唇关注志愿者手中的一举一动,一边用手护着身旁的另一个小妹妹。这时,志愿者熟练地开始了自己的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着手中的模型和摆件,我忍不住走到那个小女生旁边,看着她眼睛滴溜溜地转,说到,“小妹妹,如果喜欢地话就去拿来看看啊,不用不好意思的。”似乎是看的太入神,小姑娘没有察觉到我的靠近,听到我的声音才猛然搐了一下,“不用了,我个子高,看得远,还是让弟弟妹妹们去看吧。”说罢,还真是推着妹妹又往前面挤了挤。或许当姐姐的都是这样吧,小时候哪怕父母不说,我也知道要护好自己的妹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也都优先想着妹妹,和他们的父母一样 ,爸妈白天都要去地里干活,长姐如母。眼看着我们带来的智能机器人不够分了,志愿者们只好把男女小朋友分开,女生当然就是去跳舞了。整个上午,也是非常的热闹。

午饭时,志愿者们一起讨论着下午的活动计划,大家都说,孩子们真的都很可爱,又听话、又懂事。驻村干部回答到,“确实如此,平时只有爷爷奶奶带他们,同龄人之间对外面接触的少,听说城里来了大学生,他们都非常激动。”进村时好像走了山路十八弯,大客车是进不来的,中间还有一段碎石路,这里的小朋友就像这里的土地一样,朴实而纯粹。

下午,我们要带着孩子们前往村上之前的一个村卫生室做游戏,一是给孩子们提供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心中的梦想,二是给文化室的外墙做个彩绘。小朋友们一听可以有自己的画笔和颜料,还能有自己的画板,中午吃了午饭早早地就回来了,有的还是干完农活的家人骑着小电驴送来的。我记得当时,孩子们画的有鱼、有树、有花草、有水果,还有一张看起来很抽象的人脸。

“小妹妹,你画的这是什么鱼啊?”

“这是我爸爸养的鱼。”

“为什么要画这个鱼呢?”

“因为爸爸说这个鱼养好了,就能卖上好价钱,家里就能吃上饭。”

“小弟弟,你怎么什么都没有画呢?”

“我不知道要画什么。”

“那你有没有喜欢的人或者喜欢吃的东西呢,都可以画哦。”

嬉戏打闹的时间过得很快,孩子们玩儿的很开心,卫生室外,一个右手握拳高高举起,身着深色长衫的背影跃然墙上。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开心的合影,日落西山,一个小朋友问着我们的志愿者,“姐姐你们下次什么时候来呀。下次你再来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学会画更多的东西了。”随后,我们向小朋友和对口帮扶的住户赠送了纪念品和慰问品,带着喜悦和疲惫踏上了返程的道路。离开的时候,我们的考斯特又艰难地开过了那条碎石路。

两年多没有再去了,不知道村里的孩子们都长变了没有,墙上的那幅画掉色了没有。去年年底,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又去了一次,那一次我们看到了新搭的大棚和玉米地,回想起上次去扯花生时的情景,也是耐人寻味。因为工作原因,我的儿子现在也是在眉山老家,让外婆带着。想必,他们楼下的社区应该时不时也会开展些志愿服务活动吧。这些年,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致力于让青年大学生下基层、听乡音、访民情,中国青年志愿者刊登了我们的活动案例,项目团队获得了由共青团成都市委表彰的优秀实践团队。

这些年我们去过很多地方、结对了很多社区、挂牌了很多基地。我们都在努力的播散希望的种子,希望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他们需要的,不止是每年一次的“三下乡”;真正能帮助他们的,不止是一张画纸和一支画笔;他们期待的,也不止是一次简单的问候。或许,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铺好那条没法错车的石子路,让年轻的心灵别只通过抖音看世界。守护、关爱每一名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社会各界都倾听那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期待。

责任编辑:杨雪娇

本网站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对网站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顾问团.

四 川 法 制 网 ·法艺文化传媒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