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校园网络欺凌内涵、成因及防治策略

来源: 作者:刘仲刚 发布时间:2024-06-13 09:44:45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未成年人的大规模网络迁徙,也为校园网络欺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亟需加强对校园网络欺凌的研究。初步探究了校园网络欺凌的内涵,校园网络欺凌的成因,基于学生个人特质、学校环境及网络环境三方的校园网络生成因素,提出了三方面的校园网络欺凌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网络欺凌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使其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校园安全问题。为全面整治校园欺凌,2021年1月,教育部制定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防范和遏制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75 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1%。其中,78.2%的未成年人经历过讽刺、谩骂、恶意骚扰以及信息泄露。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未成年人的大规模网络迁徙,也为校园网络欺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亟需加强对校园网络欺凌的研究,深入探析其内涵、成因及对策,从有利于减少校园网络欺凌,保护在校学生身心健康。

1.校园网络欺凌内涵

校园欺凌是指一种在青少年儿童中间发生的、违背他人意愿的攻击行为[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欺凌逐渐延伸到了网络上,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欺凌方式—校园网络欺凌。校园网络欺凌主要是使用社交平台(例如: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微信、QQ等)、聊天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相机图片、即时通讯等技术,传送、张贴令人难堪或不堪入目的流言蜚语和图像,通常伴以嘲讽及辱骂的言语,致使这些信息流传于同伴或一般大众之间,欺凌者故意和重复地对不容易保护自己的人进行攻击和挑衅,促使被欺凌者心生害怕、羞愤,以达到中伤他人的目的(朱美瑰,2008)。近年来,校园网络欺凌问题日趋严重,不同于其他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时间和地点不会局限于上课的时间段或是在校园内,这无疑使青少年儿童受到欺凌的危机增加(Schneider et al,2012)。

2.校园网络欺凌的成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个人及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的结果,网络欺凌会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及网络四个方面的影响。

2.1个人特质因素

Olweus认为在欺凌情境中通常会涉及权力的不平等,通常情况下,欺凌者处于强势,而被欺凌者处于弱势状态(Olweus,2003),因此年龄的变量在研究欺凌行为时成为了重要的变量。研究显示,年龄、个人身心特质都与网络欺凌行为有关。年龄与欺凌的关系较复杂,有研究显示年龄与网络欺凌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也有研究证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在15-17岁阶段的青少年中,无论是欺凌者或被欺凌者都比10-14岁的青少年要多。Slonje和Smith却发现在12至20岁之间的青少年当中,被欺凌的频率和年龄呈负相关,即年纪愈大愈不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在身心特质方面,现实情境中的欺凌加害人或被害人者,则容易在网络世界中再度成为欺凌事件的参与者,因为网络欺凌经常是传统欺凌的延伸,且虚拟网络具有无距离阻隔、高匿名性和不易追查性,所以可以透过网络来完成在现实中不易达成的行为。

2.2学校因素

网络欺凌经常是校园欺凌的延伸,平时在校园里已经是欺凌事件中的被害人与加害人,更可能会延伸至网络世界继续扮演相同的角色。江根源指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往往也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同样校园欺凌的实施者也经常扮演网络欺凌的实施者角色。虽然近来政府及各级学校大力加强反欺凌力度,但是许多原先应会发生在校园中的欺凌,反而可能转向网络上继续发生。

2.3网络环境因素

网络空间具有的隐密性、虚拟性及超越时空限制的特性,这些特点给网络欺凌的发生带来了便利。网络的高度隐密性,使得欺凌者容易隐藏上网位置和上网身份,追查难度大,因而容易造成网络欺凌的发生。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可以方便上网者创造虚拟身份,网络使用者普遍会因为这点而忽略法律和道德规范,自以为有不法行为也不会被发现。网络空间的超越时空限制使得欺凌者不会因为物理性的分离而停止。

3.校园网络欺凌的防治策略

3.1个人应对方面

3.1.1不马上回应,学会转移注意力

当受害者接收到令自己不舒服的信息时,会出现焦虑、难过、失落、生气或愤怒等负面情绪。激动的情绪将会导致当下无法清楚与理性的思考,做出冲动的行为。立即回应只能是火上加油,进一步刺激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并且,受害者任何的回应都有可能作为证据,让他人误认为是被欺凌的一方先挑衅,或者被他人断章取义。若受害者重复翻看一个或多个被恶意散播的谣言、图片或视频,将使被网络被欺凌者无法脱离欺凌环境,不停地在负面思考及负面情绪中挣扎,无法摆脱。因此,被网络欺凌者面对网络欺凌时,应转移注意力,不重复看或思考欺凌信息。

3.1.2保存证据,即时进行求助

妥善保管并保管所有的文字、图片、视频、欺凌者的邮箱地址和用户名称,以便于后续采取法律手段时,相关单位能够依据信息找出欺凌来源,保护被网络欺凌者的权益。被欺凌者往往可能会对被欺凌的事件而感到羞愧,不愿向他人倾述。这可能也是被网络欺凌者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原因,因此,被网络欺凌者应及时求助,告诉他人自己正身受网络欺凌事件,无论是家长、老师、警察、相关单位,或是朋友都可以。

3.1.3相信网络欺凌的信息大多是浮夸的谣言

当受到网络欺凌时,可将其信息视为无可信度的信息,再从自身找出自我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赞许自己。若情况允许,被欺凌者也可尝试采取包容、正面的态度面对网络欺凌,将其视为动力激励自身成长和学习。

3.2学校教育方面

3.2.1营造更为安全的学校氛围

安全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日常生活充满鼓舞和归属感,开展校园倡导计划,组织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区成员,建成校园网络欺凌工作小组,呼吁禁止任何形式的网络欺凌。并在学校实施的政策中加入网络欺凌相关政策,讨论、制定并实施反网络欺凌计划,建立健全学校的安全保障机制。

3.2.2定期开展校园网络欺凌防治教育

一方面,要注重健全学生的网络信息教育体系,将网络欺凌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并开设网络礼节课程教学,同时定期更新校园网络欺凌的教育课程。另一方面,要针对老师开展学校欺凌研讨会,同研讨会促使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网络欺凌前沿知识,掌握发现欺凌的途径及解决方案。

3.2.3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防网络欺凌意识

学校还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长有关防治网络欺凌知识的储备,告诉家长当网络欺凌出现在孩子身上时,如何正确有效的去处理。鼓励家长和子女相互探讨网络欺凌,并让家长告知孩子如实施网络欺凌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包含学校校规、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等相关规范。

3.2网络环境方面

3.2.1媒体工作者承担起宣传引导的责任

媒体工作者应承担起宣传引导的重任。提高大众群体对网络欺凌的关注度,增强社会对网络欺凌严重性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营造出“拒绝网络欺凌,捍卫自我权利”的正确趋势,加深大众群体对校园网络欺凌严重性的认知,为治理网络欺凌创造有利的舆论条件。

3.2.2加强技术对网络环境的监督

控制欺凌行为的不良信息源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规范公共上网场所的管理,加强其安全保障工作;加强科学技术在网络欺凌方面的应用,开发出“打击网络欺凌”的相关软件,对青少年经常点击和浏览的网站等加强技术监控,安装过滤系统;对网络实施分层管理,减少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接触,健全网警队伍,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3.2.3信息平台营造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

信息平台作为舆论发散地,首先需要保证自身健康性、安全性。其次,建立账号时应实行实名制认证制度,当欺凌行为被发现时,使欺凌者的信息以及上网位置可追溯。最后,当欺凌者恶意传播被霸凌者相关文字、图片、视频时,平台需及时控制信息源头,删除相关讯息,避免受害者的信息被快速传播进而遭到二次伤害。

因篇幅原因,参考文献省略。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