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在克拉克看来大学的职能应是多元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大学的目的也需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近年来,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心理相关建设加强,具备人才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基础设备等,并且相较于社会团体组织及机构有着完整的人才培训师资力量以及人员储备。《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中也提出了“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指明地方高校教育实践的方向。地方高校通过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实践,建构“高校—社会”直通育心模式,运用高校资源对接社会需求,协同工作,共促社会稳定。
一、地方高校育心工作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1.社会育心工作需要高校发挥服务职能
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较为完善,为社会服务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弥补社会育心工作资源不足的缺点。近年来,地方高校社会实践联动成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平台,积极为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心理咨询、人员培训、课程开发等。借由高校学术资源的丰富,构建合作服务,推动开展各类项目或活动,心理教师及学生积极服务社会一线,促进社会育心工作专业化发展。
2. 高校育心工作必须通过社会服务促进长远发展
地方高校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校服务职能,协助教师提升学术实践导向及科研成果转化,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升育人质量。社会实践也使学校能及时了解地方社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为其输送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地方高校社会实践对于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以及建立校地联动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服务社会为视角的地方高校“协同育心”路径选择
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大会提出要积极聚合平台资源,探索利用先进技术赋能,提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转变育心工作,不仅满足社会紧缺也更进一步推动自身育人工作纵深发展,因此高校要勇担社会服务职能,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新思路。
1. 构建校地深度协作,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深度合作,高校可以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有助于高校与地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高校与地方的深度融合。校地合作项目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高校与地方可以共同建设研发平台、孵化器等机构,为当地产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除此之外,高校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学历教育等服务,提高专业服务人才质量,提升地方人才总体素质。高校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当地产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校地合作机制建立有助于高校扩展实践平台,联动地方合力育人工作,实现全方位育人。
2. 实施多举措并行,全面提升素质
师资力量是进行社会育心工作的关键资源,专业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促进协同育心工作的利器。一支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进行心理服务以及培训的主导者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和咨询经验对于社区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紧跟当前学生时代特点,不段提升个人业务水平能力。从社会服务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应对当前竞争压力巨大环境下学生出现的负责问题,注重锻炼新问题解决能力。高校可估计教师参与社会相应需求单位,建立链接,对口参与心理服务,在实际问题中累计经验。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与社会的联系,构建了两者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助推学生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拓展学生就业路径。
3.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强化责任担当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需要掌握当前社会发展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在专业教学及培养中,要主动了解当地社会现状,调整学科教学设置,培养其适应需求的能力。如关注本地青少年学业心理问题、中心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社区人员心理服务胜任力等,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贴近当地实际问题开展项目研究。同时要鼓励高校心理学相关专业学生及培训的心理委员参与社会活动,推动学生将知识运用实践中去,学生实际参与问题解决,融入当地社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推动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以后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并且也提升学生个人专业能力,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