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落实中央方针政策的第一线,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维护和谐稳定的桥头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牢牢把握为民服务要义,从“县—乡(镇)—村—社会组织”四个维度入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县级统筹,条抓块统。县级党委是基层治理的“领导中枢”和“一线指挥部”。要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高位统筹推进。研究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坚持清单化引领、项目化推进、动态化督查,形成多方参与、全链条管理的基层治理责任体系。创新绩效考评机制,构建“党政一体”“督考合一”考核模式,建立以群众满意度和乡(镇)评价为重要指标的考核体系,督促县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各项工作。
乡镇协调,深化改革。乡(镇)和村(社区)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阵地。要严格按照《关于做好赋予乡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利事项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乡镇扩权赋能工作,推进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整合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破解基层治理条块分割、有责无权等突出问题。强化乡(镇)“分灶吃饭”机制,推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向乡(镇)延伸、财力资源向乡(镇)倾斜。深化“吹哨报到”改革,聚焦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难题,依据部门权责自动响应指派,提高乡(镇)统筹能力。强化乡(镇)编制人员配备,为接诉即办、综合执法等重点工作补充编制,乡(镇)围绕重点工作设置专班,规范管理,给足空间,保障基层治理有人管事、有钱干事。
村级落实,全力推动。村级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直接执行者。要加强乡村换届“回头看”,强化队“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的监督培养,确保村党组织书记成为基层治理的熟手能手。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采取“理论+实践”方式,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村组党员论坛”,聚焦相似村、组特点,分类开展能力提升专项培训。要突出抓好基层后备干部培养,坚持从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毕业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确保村级治理后继有人。要深入推进基层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职能,在各村设置信访问题线索直报点,畅通群众反映问题、信访举报渠道,强化监督保障,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社会参与,密切配合。基层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基层自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好“自治”这股重要力量。要完善健全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实行积分制管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治理,自觉维护治理成果。要重点支持公益慈善类、民生服务类、基层治理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关键小事,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要不断坚强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对群众、队社会组织的领导,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王洪宇 四川法制网 杨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