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川内江:“就业110”服务品牌获国家级荣誉

来源:四川法制网 作者:胡海铭 薛 静 高 琦 发布时间:2022-01-24 11:14:29

为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全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积极探索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内江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内江市就业110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信息化为支撑,在全国率先研发“就业110系统”,全面提升就业服务保障,推动就业服务“不打烊”,打造出了内江就业110就业创业服务品牌。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微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的决定。内江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内江市就业110服务中心)榜上有名,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2014年,经内江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内江市就业110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研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就业援助应用系统——“就业110系统”。“就业110”以“不挑不选,三个工作日推荐就业”为服务宗旨,旨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就业等重点人群,促进社会公平就业。

2020年11月,“内江就业110”作为全省唯一代表项目参加人社部就业服务主题展,荣获全国二等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人社部部长张纪南点赞内江“就业110”。人民日报《“就业110”越多越好》、中国劳动保障报《找工作就打“就业110”》专题报道内江经验做法,人社部就业司张莹司长对“就业110”作出肯定性批示:四川省内江市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就业110,创意新颖,做法务实,成效明显,望及时总结提炼,积极借鉴推广。2021年4月,内江市在全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介绍“就业110”经验。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针对就业援助中的五个大问题,探索建立了“五个一”的工作机制。一部热线解决了怎么求助的问题,一支队伍解决了谁来做的问题,一套软件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一批政策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一个共享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开通了一部热线电话。为方便就业困难人员找工作,内江市开通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热线“0832-2959110”。就业困难人员拨打热线电话,接线员将人员信息采集录入系统,通过身份比对确认后,启动应急帮扶机制。


组建了一支服务队伍。全市自上而下,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和各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就业110”服务队伍。内江市“就业110”调度指挥中心设在市本级,负责接件受理、分发任务、督查考核;各县(市、区)分设“就业110”分中心,负责接收任务、核实情况、协调处理;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村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负责上门服务、跟踪落实、结果反馈。


研发出一套软件系统。参照公安110指挥系统的运作模式,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自动精准识别、任务自动分配、外部数据导入、空岗查询、人岗匹配、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


制定了一套支持政策。在四川省人社厅就业扶贫“九条措施”的基础上,内江结合“插花式”贫困的特点,创新制定就业扶贫“十条措施”。明确提出了建立“就业110”绿色通道,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兜底就业帮扶。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为贫困劳动力推荐不少于3个市场岗位,若推荐不成功,启动兜底帮扶机制,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每月补贴标准不低于300元。凡是通过就业“110”渠道安置建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均兑现企业吸纳奖励、职业介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扶贫基地奖补等政策支持。


建立了一个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与扶贫移民部门信息交换机制,打通与内江公共招聘网的数据接口,将扶贫移民部门掌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六有”数据和全市就业岗位信息全部接入到“就业110”服务系统,实现了贫困户身份信息精准确认、就业需求精准对接、人岗匹配精准到位、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共享。(胡海铭 薛 静 四川法制网 高 琦)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