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食安办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共治为模式,坚持标本兼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以攻坚行动解决群众关心突出问题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农产品质量源头隐患、粮食质量安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餐饮质量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行业乱象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十大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点带面治理餐桌污染,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31余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
以改革创新助力食品安全全程监管
为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积极探索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提前防范、齐抓共管、联动协同。重点围绕源头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监管方式、监管理念、风险防控、技术支撑、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源头开始堵塞漏洞、补齐短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层次。截止目前,市食安办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创新争优工作3次,现场调研2次,制定了食品安全创先争优2020年重要工作事务清单(涉及创新事项30余项)。
以产业发展助推食品主体责任落实
常态化集成服务五粮液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和白酒、宜宾茶、宜宾芽菜、宜宾燃面等特色产业以及8+2新兴产业,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绿色食品研究。引导企业健全完善质量保证控制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其产品实行可视化、标准化、信息化追溯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供货者管理、进货查验和出厂检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食品安全自查等工作,探索推行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集中述职。通过服务指导,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食品安全标杆企业。以标杆企业为引领,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以社会共治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将普法宣传、社会监督、投诉举报、行业自律、信用惩戒有机结合,创新方式方法,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形成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在普法宣传方面,抓住食品安全重点环节和问题易发环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万人大轮训,积极倡导“公筷公勺、中式分餐”等健康饮食方式,将推动“公筷公勺”等事项纳入地方性法规立法内容。在社会监督方面,建立并实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食品安全调查评议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投诉举报方面,通12345和12315渠道,落实投诉举报奖励制度,推动企业建立 “内部吹哨人”制度。在行业自律方面,充分发挥消协组织、食品工业协会作用,提高消费维权水平,促进食品行业自律。在信用惩戒方面,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农产品规模主体“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加大对失信人员的联合惩戒力度。(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