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峨边法院“三用”双语诉讼服务群众见实效

来源:峨边县人民法院 作者:沙库拉美 陈秋雨 发布时间:2021-03-24 23:03:21

峨边法院在队伍教育整顿中,认真总结分析涉及彝族群众的案件情况,针对彝族群众参与诉讼的全程需求,在改革司法服务机制和庭审机制上下功夫,在解决司法能力和协调人员配置上下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司法为民举措,坚持以转变司法作风提升服务效果回应群众的实际需求,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双语”法官助理引导诉讼服务。针对近年来涉及彝族群众的诉讼案件逐年增加的态势,特别是离婚案件从零到有、从有到多的实际情况,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2名有多年法院工作经历、熟悉办案程序、通晓彝族语言的法官助理,特别配备了1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知晓彝族习惯的彝族老同志,结合彝族的风俗习惯和长者的身份,对来院咨询的彝族群众开展解答和调解工作。今年来,参与涉彝诉前调案件10件,成功调解10件。

二是“双语”人才全程辅助刑事审判。发挥彝汉双语翻译库作用,应被告人要求,提前做好联系彝族翻译人员的沟通联系,保障处理彝族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发挥好双语法官助理的作用,协调解决庭审中翻译人员一些法律术语和行为定语的表述问题,让被告人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和认识自己的错误,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目前,刑事审判部门有彝汉双语法官1名,彝汉双语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各1名,彝汉翻译兼职人员1名。

三是“双语”庭审机制不断改进完善。通过彝汉双语庭审改革,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更好地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动建立由“双语”法官、双语法官助理、双语书记员组成的彝汉双语庭审改革团队,并分析总结现有的“彝汉”双语庭审改革试行经验,在涉及彝族当事人案件的调解、庭审中不断改进提升和应用推广;根据彝语方言分布和案件多涉及大小凉山实际,配备了义诺方言(小凉山)、圣乍方言(大凉山)彝汉双语人才,现办案一线有彝汉双语法官4名、彝汉双语法官助理6名、彝汉双语书记员4名,保证了涉彝族当事人案件调解和庭审需要;在案件调解或庭审中,邀请彝族“德古”参与进来,既更好地使用彝汉双语,又更好利于案件调处。

(峨边法院 沙库拉美 陈秋雨)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