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眉山东坡网格员入户讲案例 筑牢反诈“防护墙”

来源:眉山市东坡区综治中心 作者:王蕾 发布时间:2025-04-08 17:31:27

近日,东坡区多悦镇郑军村网格员正打算午休,村民王某神色慌张地跑来求助,称自己刚接到一名“警察”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其身份证涉嫌洗钱诈骗,还恐吓她收拾衣物前往眉山公安局,并且要求她到无人处接听电话,王某又惊又怕,真假难辨。 

image.png

网格员见状,拿起王某手机欲回拨询问,却发现来电号码是以0开头。还没等网格员开口,王某接起电话,对方竟呵斥她竟敢不接“人民警察”的电话,网格员灵机一动,回复“村民王某已到眉山公安局”,对方赶忙挂断了电话。可王某依旧忧心忡忡,网格员随即拿出案例视频,耐心地给她普及反诈知识,结合视频里那些真实发生的案例,王某方才如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暗自庆幸没中骗子的圈套。

image.png

此事让网格员深刻认识到,平日里虽一直在宣传反诈,也协助村民下载了反诈APP,可真遇到状况时,村民还是很容易上当受骗。于是,网格员迅速展开行动,挨家挨户走访,将一个个鲜活的反诈案例分享给大家,通过讲述受害者的惨痛遭遇,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诈骗的危害就在身边。

在村上组织反诈会议时,网格员不仅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剖析各类诈骗手段以及防范要点,还别出心裁地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诈骗场景,邀请村民参与互动,使大家在亲身体验中强化反诈意识。同时,网格员精心制作了十分醒目的反诈宣传海报,张贴在村子各个显眼之处,上面清楚罗列着常见诈骗话术以及相应的应对办法,方便村民随时查看。网格员还反复叮嘱村民,一旦遇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村委会电话或者报警寻求帮助,千万不能盲目听信他人,谨防掉入诈骗陷阱,全力守护村民的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