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珙县司法局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相结合,健全完善立体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大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完善“护未”工作举措 开通维权网络。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的联系,并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制,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合县妇联构建以妇联“温馨驿站”为龙头,司法所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为中枢,村(社区)妇女之家为延伸的“全链条”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网格,打造妇女儿童维权“小红伞”品牌。 畅通维权渠道。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案件,通过简化程序和优先受理,全程跟踪监督回访,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积极为行动不便等有困难的未成年人,提供“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成立全县首家“法护朝阳”青少年维权工作站,切实做好青少年法律服务保障工作,着力解决青少年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加强对青少年的全面综合保护。 打通维权链条。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案件,由指派的律师全面了解案情,认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动因,加强调查取证,详细剖析犯罪过程,依法提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意见,提升辩护质量和效果。2024年,全县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0件。 突出“爱未”宣传阵地 发挥法治人才智库作用。遴选政治素质高、品德优秀、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政法干警和公职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46名,充实到全县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受教育学生2万余人次。 深化“送法进校园”活动。扎实开展开学第一堂法治课、预防校园欺凌等专题宣讲教育活动,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习惯,增强法律素质。2024年,全县累计开展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折页超过4万份。 拓宽普法宣传载体。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媒介,通过动漫、微视频、以案释法等形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在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打造全县首个妇女儿童法治文化阵地—“小红伞”法治文化主题园,切实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 强化“暖未”帮教成效 落实“矫正专员”职能职责。建立由家庭、村(居)、学校、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矫正小组,指定专人专职负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一对一”帮教活动。建立“一人一档”、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完善等制度,实施分类存档管理。 优化“矫正专员”工作机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结合未成年矫正对象身心特点,制定差别化、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注重保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隐私;建立健全社会调查评估机制,确保“审”、“矫”工作规范有序衔接。 创新“矫正专员”帮教模式。推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帮教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学传统文化 树正确三观”专题讲座2次、组织参观“珙县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1次、参与“语通意达 明志立愿 ”专题心理辅导2次,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