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眉山东坡区:制作风味食品赚钱 留守老人过得开心

来源:东坡区委宣传部 作者:陶广汉 发布时间:2021-11-03 16:10:48

在眉山市东坡区城区街巷还是乡村院落,每当听到“叮叮当当”敲打的铁器声,购买麻糖的人便纷纷围拢来。10月20日,进城转悠的东坡区思蒙镇宋堰村69岁的村民何建国边卖麻糖边说,“我平常都是骑车到城里来卖麻糖,一年下来的毛收入5万多元哩。”

1635926745(1).png

据介绍,麻糖(麦芽糖)作为人们喜食的传统休闲风味食品,宋堰村农民历来有家庭作坊制作麻糖的传统习惯,早已形成了小有名气的乡土特色产业。然而,自近些年村里人大多外出务工或从事他业以后,村里的麻糖产业便逐渐萎缩起来,加工生产量较过去大大减少。“如今依然在从事麻糖生产的大多是留守老人了。”该村书记张沛介绍,因为这些老人一则与麻糖制作有缘,二则尚有一定劳动能力,所以他们不愿放弃本行,靠勤劳支撑麻糖产业,从开心挣钱中充实过好老年日子。7组村民何建国夫妇,一对儿女各自成家立业,务工在外少有回来,他和老伴闲时少有农活可做,也没有去牌桌玩牌的兴趣爱好。因此,老两口凭着一手家传制作麻糖的技术,坚持用购回的麦子、糯米等作加工原料,将煮熟的糯米饭加麦芽进行发酵,经过熬制和冷却等多道工序处理,加工制作成质量、色彩、口感上好的风味麻糖,赢得市场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我生产的麻糖都是自己零售卖出去的”。何建国介绍,每天一大早,他就会把按定量制作的麻糖,摊放在圆形的竹编盖上,连同背篼一起栓实在自行车后座,然后便骑上车开始一天行程,不是转悠在城区大街小巷,就是穿梭在乡村院落,随着一阵阵“叮当”敲打的叫卖者,时不时引来购买麻糖的“好吃嘴”。

“我每天保持10斤左右的销量,麻糖售价稳定在25元/斤,而且大多做到当天的货当天卖完,销售收入250元。”何建国的账越算越高兴,“这样一年下来毛收入5万多元,除去购买麦子、糯米以及消耗煤炭等成本支出,纯赚20000元以上。此外,我还用生产麻糖的下脚料喂猪,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增加了一笔收入,用猪粪尿作肥料,产的粮食也满够吃了。现在我两老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经常劳动着身体也好。据悉,为促进麻糖产业发展,该村还通过网络平台,扩大麻糖销售渠道,激发农户加工制作信心,让这一产业逐渐恢复起来。

(陶广汉)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