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东坡区万胜镇新星村渔业产值户均23万元

来源:东坡区委宣传部 作者:陶广汉 肖玉梅 发布时间:2021-09-01 09:13:07

“今年鱼价还算好,鱼产值达到100万元没问题。”8月30日一大早,看到成都鱼贩子运走刚捕捞的成鱼,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新星村4组村民陈碧底气满满地说。

1630458492(1).jpg

陈碧一家5口人,父母患病开销,负担孩子念书,妻子在家操劳。他为了养家,先是外出务工,后转做生意,实际都不顺利,只好返回家乡。受当地养鱼户启发,他便利用自家5亩山塘,开始下功夫养鱼。由于缺少水产养殖知识,加上开初养的都是草鱼、鲤鱼等传统低效品种,因此养殖效益不佳。不仅难以维持家用,甚至温饱都成问题。2014年,陈碧由此进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

脱贫增收,养好鱼就是最好路子。帮扶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等多次走进陈碧家里,为他想办法、出点子、献良策,根据他鱼产业已有的基础,注重从发展名优特新鱼品种入手,引导他将过去落后的草鱼、鲤鱼等品种,更换为江团、黄颡鱼等优质高效品种,还邀请养鱼技术行家给他当好参谋,经常到鱼场去查看指导。同时,推荐陈碧参加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在养殖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促使养殖情况逐年好转,养鱼技术也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陈碧将养殖水面由过去的5亩一举扩大到30多亩。

1630458503(1).jpg

如今,陈碧养鱼一项年创渔业产值100余万元。早在2017年,他就完全摘掉了贫困帽,成为当地人羡慕的富裕户,大家都夸他很能干。

现如今的新星村,像陈碧一样靠养鱼致富村民的不是个例。新星村党委书记甯英杰介绍,全村地处起伏不平的浅丘,利用山坪塘1000余亩的优势,目前全村共有85户农户从事水产养殖,每年繁育的江团、黄颡鱼、中华胭脂、斑点叉尾鮰等优质鱼苗达3亿多尾,畅销省内和省外各地,加上年产成鱼200余万斤,总计实现渔业产值2000余万元,全村85户村民养鱼,户均创产值23万多元,户户养鱼致富,家家生活富裕。“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我们还将把‘鱼’产业文章做的更大、更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甯英杰表示:“现在全村水面已不再是单纯养鱼,而是推行了渔稻共养生态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鱼塘水质,还额外增加养殖户种粮经济收入”。

(陶广汉 肖玉梅)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