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东坡区:新建“扶贫桥” 激活一个村

来源:东坡区委宣传部 作者:陶广汉 祝春秀 发布时间:2020-09-23 17:19:03

“‘脱贫桥’建成通车了啰!”近段时间以来,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平山村群众奔走相告,村“两委”还去做了两面不同字样的锦旗,准备近日分别给东坡区政府和思蒙镇送去。“要是没有上级政府资助,桥就绝对修不起来。”该村吃尽河隔路断苦头的干部群众难抑感激地说。

2.png  

作为东坡区级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平山村,地处与夹江县吴场镇、丹棱县杨场镇和东坡区三苏镇三区县接壤的边远丘区,地理条件交错复杂,境内路况坡陡弯多,一个突出特点是桥断交通。平山村5组组长曾宁杰站在新落成的“扶贫桥”旁边介绍,平山5组与4组田地相邻,长期被金牛河隔断,部分村民在4组河对岸那边的坡地上种有茶叶、果树、核桃和玉米等旱粮作物100余亩。每年从种到收和物质运送都要从金牛河经过,涉水过河的困难可想而知。加上河岸一段路又全是小路。因此,车辆运输几乎中断,行人勉强通过也不顺畅,农产品进出全靠肩挑背磨。每年进入雨季汛期,一旦河里水位升高,村民无法去河对岸耕种,过去了的返不回来,人员往来完全中断。大家只好等待水位降低或进入枯水季节以后,才能从河里隔步露出水面的石墩子和搭建的水泥预制板上通过。这样一来,存在安全隐患因素不说,最困扰5组村民的是延误对岸作物种管季节和收成效益,成为影响生产生活和制约当地发展的一大瓶颈。

3.png 

“饱受过河难困扰的不只是5组,而是涉及我们全村和外界。”平山村村支书卢加贵介绍说,“金牛河不仅隔断5组、4组,还涉及全村2660多位村民和吴场镇、三苏镇、杨场镇等三区县群众的通行和运输问题。这里连接金牛河两头只有530米小路的距离,而两头小路接上去的乡村硬化路早已修通,就因为河上没桥和这两头的一段小路制约,几乎所有车辆运输和不少行人到此都要从原黄家乡场绕道多行3公里多的“冤枉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四面乡邻祖祖辈辈都盼望在这里修一座桥。

如何让群众梦想变为现实,转机出现脱贫攻坚之际,思蒙镇派驻平山村第一书记王雪晴说,作为经济基础薄弱的平山村,过去村两委曾多次动员筹资修桥,但由于巨额投入远超过村民承受能力,致使修桥的事便年复一年地拖了下来。而近年早在与思蒙镇合并之前的原崇仁镇,就已抓住平山村被列入区级贫困村的契机,把新建一座桥提上帮扶工作的议事日程,尤其去年以来该镇合入思蒙镇以后筹划修桥工作力度加大,在积极动员群众投资投劳的同时,担任思蒙镇所辖金牛河河长的一名区领导,专门带领镇、村干部和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经过沿河走访调研,最终拍板定下新建“扶贫桥”的事宜。

就在今年5月,区政府一笔60万元的扶贫通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下拨平山村上,全村热情极高的受益群众也通过踊跃集资,加上村集体自筹,总计投入资金达到83万元。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从金牛河面新建成一座长32米、宽4.5米的“扶贫桥”(因主要靠扶贫项目资金修建而取此桥名),同时将桥河岸两头530米的狭窄小路修铺成与桥面一样宽的水泥路,从而彻底圆了对河两岸群众祖辈盼望的修桥梦,纷纷点赞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大家说,“改善了交通基础条件,生产生活极大方便了。”

“过去4组与5组只因为一条河之隔,在我经常驾车从镇上来平山村工作的过程中,如若在4组工作完了,接着要到毗邻的5组,每次必须从原路往返并绕原黄家乡场多行3公里多才能进入5组和其他组的地界,确实以往这里没桥无路把村民给害苦了。”驻村第一书记王雪晴对此感受深切。

村支书卢加贵进一步介绍,平山村作为脱贫摘帽前的区级贫困村,辖区面积13.58平方公里,共10个组2660多人口,散住在这地形复杂的深丘地带,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全靠村境内仅有的一条主村道。2017年8月,一场暴雨袭击,突遇山体滑坡,将这条唯一的村道阻断,在半个月的清理施工期间,全村也就堵塞半个月出不了山,当时如果连接4、5组的桥修好了,就可直接从河对面的乡村水泥路出山,不致于全村一时无路通外。

修好桥,百业旺,如今看到乡村发展希望的乡亲们兴奋不已,赞赏之余托村上制作了两面锦旗,择日即送区政府和思蒙镇表达感激。(陶广汉 祝春秀)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