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一站一策”法治品牌 “一心一意”服务发展

来源:芦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30 15:05:37

司法为民,初心不改,品牌推动,微小入情。今年以来,芦山法院围绕区域定位、发展需求,以 “一站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创建为抓手,凝心聚力,打造诉讼服务“烫金”名片,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image.png

法庭服务站是人员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处在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近年来,芦山法院以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为抓手,不断夯实站点基础,坚持“一站一策”,创新打造“一街两乡五镇”八大独具特色诉讼服务“烫金”品牌,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芦山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对接辖区群众既要化解矛盾纠纷又要专业高效足不出户的实际需求,全面推行“一对一”服务、上门服务、在线服务等工作举措。

1.大川诉服站品牌:守牢绿色家底,守护国宝家园

image.png

片区概况: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是整个邛峡山脉野生大熊猫种群交流的关键通道和连接纽带,面积534平方公里,占芦山县域总面积近44. 83%,集中了雪山、瀑布、森林、河流等多种生态本底和自然资源。

2.思延诉服站品牌:服务“县之大计”,守护“芦山粮仓”

项目概况: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芦山县粮经复合园思延粮油示范基地占地约300亩,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土地统一整治打造,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让“粮田”变“良田”。

3.宝盛诉服站品牌:协调矛盾强服务,畅通灌渠保民生

image.png

工程概况:玉溪河灌区是四川省大型灌区之一,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岷江、青衣江之间的浅丘台地,地跨成都、雅安两市,幅员面积1748平方千米,工程取水枢纽位于雅安市芦山县境内的青衣江支流玉溪河上,如今年引水量已连续多年突破7亿立方米,灌区覆盖芦山、邛崃、名山、蒲江四县(市、区),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双石诉服站品牌:护航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方向:双石镇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策”发展模式,全力以赴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这块“大蛋糕”。

5.太平诉服站品牌:风雨同舟践初心,灾后重建勇担当

重建目标:自“6·1”芦山地震发生后,住房重建就是“首位”民生大事,太平镇木坪子避险搬迁安置点位于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占地面积43.026亩,安置群众30户108人。安置点采用统规自建方式实施,并配套基础设施。安置点按照“小组团、庭院式、田园化”的布局设计规划,采取“深化设计、先做公建、再建私房、做优环境”的建设思路,打造富有独特色彩的川西民居风格乡村住宅群。

6.芦阳诉服站品牌:精准服务增力度,项目建设加速度

产业振兴:深入实施追赶跨越、绿色崛起“1442”总体发展战略和工业“双轮驱动”发展思路,强力推进百亿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川西锂电负极新材料产业洼地。芦山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1500亩,分经开区东区、思延片区两个组团集中发展区,总投资50亿元,用3年时间建成3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规划总产值150亿元,税收12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

7.龙门诉服站品牌:助企惠民优服务,文旅发展添动能

发展思路:按照“农旅结合、产村相融、多元发展、立体打造”发展思路,依托古城红军村、红石滩公园改造、隆兴公园、龙兴之野、鱼跃龙门、龙门溶洞等一批文旅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以观光体验农业为主,休闲康养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核心区,将龙门古镇发展成川渝都市圈的微度假目的地。

8.飞仙关诉服站品牌:主动服务“解难题”,铁路建设“加速跑”

项目概况: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四川省及西藏自治区境内;线路东起雅安市,向西至林芝,与在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林芝站接轨;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新建正线长度1011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200公里每小时,项目总投资3198亿元。

下一步,芦山法院将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将诉讼服务站打造成公正司法的窗口,为民服务的阵地,基层治理的纽带,持续培育具有芦山特色的诉服站点样板,更好服务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