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雅安宝兴县检察院获得三个奖项

来源: 雅安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钟锦鸣 发布时间:2022-03-18 10:47:09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宝兴县域内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预防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雅安市第四届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及优秀法治副校长(辅导员)

评选表彰结果评选中

宝兴检察院

1个先进集体

1个先进个人

1个优秀法治辅导员

榜上有名

宝兴检察院始终坚持未成年人权益特殊、优先保护的核心要求,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开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全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发展,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加强基础,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高效发展

建立以“熊猫贝贝”工作区为中心,全县各中小学“阳光工作站”“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等为支撑,覆盖全县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爱体系。

1647571712.png

2018年,“熊猫贝贝”工作区被评为首批四川省政法系统“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

1647571734.png

立足职能,充分维护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多方联系,构建立体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格局。加大未成年人保护的广度和深度,宝兴县院未成年人工作部门加强与妇联、公安、法院、教育等相关部门联系,建立联席制度。

1647571753(1).png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着力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刑事犯罪,通过履行审查批捕、起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对犯罪情节轻微未成年人不起诉等检察职能,有效的维护和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震慑和打击了犯罪。

1647571780(1).png

充分利用“女子公诉组”优势,运用女检察官踏实细腻、富有爱心的特点,安排女检察官办理危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期间,该院“女子公诉组”组织女检察干警到县、乡中学开展“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647571802(1).png

延伸职能,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亲职教育前移,重点关注家庭监管缺失的临界点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亲职教育”,督促父母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职责;扩大普法对象,加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家长强化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管职责。

1647571829(1).png

关爱留守儿童,护航健康成长。通过“110”社会支持体系成功办理6起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取得实效。

积极推进检察长、副检察长、员额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工作,构建检校合作长效机制,明确了双方在校园法制教育方面的职责及具体做法,切实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落到实处。

1647571849(1).png

充分依托新媒体工作室,制作微动漫、拍摄微电影生动形象地展示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647571873(1).png

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各相关部门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零距离了解未检工作。

1647571903(1).png

推动形成校园安全保护合力。对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店、网吧、酒店等开展常态化检查。针对发现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监管漏洞,依法向市场监管局、教育局等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1647571928(1).png

防疫情,积极贡献未检力量

通过组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和法律知识宣传,专门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的排查台账并适时走访调查。在走访过程中,及时将1名脱离监管的未成年人从灵关镇带回穆坪镇,交由其父母监管;多次走访留守妇女、儿童,带给他(她)们战胜疫情的希望。

1647571959.png

制作“云课堂”,确保疫情期间普法不脱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新“送法进校园”模式,制作禁毒“云课堂”课件视频,视频紧扣禁毒题材,以讲授课、动画配音等方式普及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在宝兴县内各学校巡回播放。巡回课后,同学们自发进行了拒毒签名活动,写了观后感,让他们对毒品的危害有利更直观的认识。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