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周公山镇余家村党支部探索党建引领“五带五兴”促乡村振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组织带动兴治理
实行“一肩挑”,村“两委”干部按“4+N”体系配备,带领基层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构建网格自治体系。建立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村-组-户”三级治理体系,划分为24个网格,实行“多员合一、一人多岗”,设置83名网格员,联系348户农户。
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建立“有事来协调”机制,明确议事协商“四不议”、协商“三议”,灵活选择田间地头等协商场所,累计开展“有事来协商”民主协商13次,解决民生实事13件。
推动司法为民进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法治图书角,每周定期安排驻村律师坐班接待咨询,提供调解案件受理、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通过微信群、村村响等媒介开展法治宣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贯通,打造“10分钟法律服务圈”。
人才带动兴产业
通过党政人才帮扶带动、社会能人项目带动、高校精英智力带动等方式,推动余家村产业大发展。
党政人才帮扶带动。建立党政人才“四个一”帮扶体系,指导余家开办生态农家乐、特色烧烤、卤串串10余家,月均吸引食客10000余人次,用乡村美食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拓宽收入渠道。
社会能人项目带动。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回引专业人才杨晓军回村注册投资雅安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特色农产品300余亩,拓展采摘体验旅游特色景点,直接受益农户135户,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7万余元。
高校精英智力带动。同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签定“党建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促成校地合作。高校教师和农学专家到村开展法制教育、党史教育、讲党课、盆景制作指导等活动10余次。
新风带动兴乡风
以“四项教育”“积分评比”“四会一约”为抓手,倡导文明新风,促进乡风文明。
以“四项教育”为引领,弘扬优良家风。依托“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和“村村响”,开展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等四项教育,以文化塑造新型农民,培育最美乡亲,弘扬良好家风。
以“积分评比”为载体,培育最美风尚。每季度围绕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5项标准评选“星级文明户”和“十佳”村民,在正面引导和互评互比中养成良好风尚。
以“四会一约”为保障,构建最美秩序。切实发挥余家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利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等方式树立文明新风尚。
服务带动兴和谐
落实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实行全日制坐班,下沉政策咨询、日常事务代办等62个服务项目,实行“三线工作法”,提高为民办事服务水平。
线上服务解民忧。开通“余家村一家村”微信群,打破8小时工作制,为余家村民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架起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线下服务纾民困。创建“151”工作思路,便民服务室接到村民诉求后,在1小时内同诉求人联系、5日内办结、问题解决后1日内向诉求人答复反馈,半年来代办、帮助解决148项事务,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高效办。
线外服务暖民心。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免费提供上门服务,将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搬进群众家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示范带动兴生态
建立健全环境保洁、垃圾处理、绿色发展三项机制,示范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建立环境保洁机制。实行网格员分区分片设岗定责,每日开展村级卫生清理,每月进行绿化整修维护,扎实开展“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
建立垃圾处理机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分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全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达100%。
建立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大力减少化肥农药量使用。探索农药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使用环保地膜,积极推进秸秆还田100%,提高农田综合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