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芦山县人民法院召开2019年执行工作总结暨2020年 执行工作部署会议

来源:芦山县人民法院 作者:程杰 发布时间:2020-01-07 08:45:28

  1月3日上午,芦山县法院组织召开2019年执行工作总结暨2020年执行工作部署会,确定2020年执行工作总基调为“突出强制性、提升执行力、抓牢规范化,聚力提质增效”。会上,首先对2019年度执行质效指标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通报。全年,共受理首执案件847件,执结824件,执行到位7975.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30%、40.37%和103.58%。实际执结率77.45%,同比上升21.22个百分点;结案平均用时从原102.18天大幅缩减到75.89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缩减至45.33天,整体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加速领跑示范效应进一步突显。会上,各团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争为2020年执行工作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开好头、布好局。

第1 期简报图片_副本.jpg

  听取汇报后,分管院领导对各关键指标有针对性地作了分析研判,重点指出了执行质效的优势和短板弱项,并对进一步巩固优势指标,拉长短板弱项提出整改意见。

  一要继续发扬成绩,切实增强荣誉感。芦山法院2019年执行工作,亮点纷呈,特点鲜明。“基本解决执行难”评估指标全部达标,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整体执行绩效一直稳居全市法院第一方阵;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案件“三分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成效突显且广泛关注。全体执行干警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立足新起点,实现新突破,争创新业绩,展现新形象,把对标一流、高水平运行贯穿执行工作始终,切实增强干事创业、争当一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奋力推动执行工作整体跨越提升。

  二要持续巩固优势,切实增强紧迫感。2020年执行工作向“切实解决执行难”挺进,全体执行干警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负起责来,将执行工作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庭室和团队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坚持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相统一,抓好精准管理,细化任务,坚持定期通报、定期调度,进一步加强质效指标的动态分析研判,在保持优势指标稳中有进的同时,大力提升弱势指标,力争实现整体质效的综合提升;严格落实最高院“善意执行实施意见”,积极为我县“两园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等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实质化”工作举措;同步抓好案件质量管理,兼顾效率和效果。在抓好突击办案的同时,必须强化案件质量的管理监督,做好案卷归档,杜绝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全体执行干警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意识,夯实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执行案件流程再造,探索创新办案新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着力打造新型执行模式,切实提升执行效率。同时,对工作落实不力,案件办理不规范,涉执信访突出的,要及时启动约谈机制和问责机制,确保公正、高效、廉洁、便民司法。

  三要用好强制措施,切实增强威慑感。扎实开展第九次“司法大拜年”专项执行行动,要将追索劳动报酬、抚养费、赡养费、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等涉民生案件作为岁末年初执行攻坚的重点任务抓牢抓实,制定强有力的执行措施,突出执行强制性。合理调整执行时间,充分发挥“夜间执行”“假日执行”等灵活多样执行方式,加大对恶意躲避执行、难找人案件的打击力度,重拳出击,要让被执行人措手不及、无路可逃,形成强大执行威慑力;综合运用搜查、拘留、罚款、拒执犯罪、发布失信名单等法律手段,多点发力打击“老赖”;坚持对失信被执行人定制专属彩铃,及时向协执不力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函》等方面下功夫,用足用活执行措施,全方位、全手段合围“老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要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升执行队伍政治定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落实到执行工作方方面面,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和引导执行干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挥实践、推动工作,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执行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风险管控机制的落地落实,通过专题教育、谈话谈心、民主生活会加强双向交流沟通,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及时掌握干警思想动态,做到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确保队伍风清气正。也要准确把握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要求,确保司法办案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切实增强执行队伍的为民意识和服务意识,坚决维护司法公正,不折不扣为民司法,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程杰)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