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雨后汛期,党员先行

来源:广安经开区执法与应急局 作者:胡婧 发布时间:2024-08-19 16:21:16

近日来,多地发生持续性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活动开展。党员干部是汛期最坚固的一道防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红色“堤坝”。党员干部在汛期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行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党员干部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汛情的预警。党员干部作为先锋模范,要深刻认识到汛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汛情动态,做好应急预案工作。一旦接到防汛指令,必须即刻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做好相关工作,采用科学手段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时要加强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无阻,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一旦发现险情或灾情,要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及时做好信息汇总和上报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了解实情。防汛工作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只有深入一线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发生汛情时,党员干部要主动请缨,前往受灾地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研掌握汛情的第一手资料,为防汛措施的调整提供合理依据。同时,党员要积极向群众宣传防汛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党员干部要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做好汛情应对与方案部署。防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党员干部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智慧力量,积极参与防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汛情处置提供周全的应对方案。在防汛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对汛情的动态监测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汛情挑战。

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汛期过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往往会受到巨大影响。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关爱民生,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去,深入受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实际受灾情况,为群众提供精准帮扶。同时,党员干部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调动政府社会力量,发挥合力优势,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援助和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

党员干部要总结经验,提升灾情应对能力。每一次汛期都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与锻炼。汛期过后,党员干部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防汛救灾能力和水平。同时,党员干部应当做好日常演练,积极参与学习交流与培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