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罗江官民的文化情缘

来源:四川法制网 作者:蒋吉华 发布时间:2020-07-13 09:46:22

2012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笔名为永春写的一篇文章——《“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新解》。

文章指出:一个国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否全面深刻透彻,能否自觉地将文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为民谋利者而言,不妨多一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运用好手中的权力,抓紧为文化建设多办好事实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各地对发展文化事业更加重视,县与县你追我赶,成效越来越大。笔者知道的一个县(2017年改为区)就是其中之一。她就是四川省德阳市的罗江区。

在上述文章还未发表的6年前的2006年,该县就开发太平桥等历史文化资源,在这里建起了“潺亭水城”。

当年,有媒体记者为探究罗江文化事业如火如荼发展之因,便采访了时任县长。县长说:我们经过充分调研,确立了“文化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总体发展思路。他还说: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效益。坚持以文化立县为基础,弘扬历史优秀文化,又协调发展现在先进文化的大文化。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把罗江建成“精神圣地、文化乐园”,拓展全县老百姓未来的生存空间,实现城乡经济共融,建设活力、幸福新罗江。思想支配行动。此后,罗江一批批文化项目拔地而起。

“潺亭水城”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位于罗江县滨河西路,北起升平桥,南至太平桥,总长1200米,占地50余亩,工程总投资4000余万元。滨河两岸建有千米水榭长廓,其绿化完全按照庭院式园林布置,既有普通小草,也不乏名贵花木,是水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水城内的主要建筑有风雨长廊、码头、古戏台、牌坊、文峰双塔、太平廊桥等。原来,罗江源于龙门山脉的泞灅二水相蹙汇聚于城北云盖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罗纹,因而取名罗纹江,罗江也因此得名。

公元1742年,罗江县令沈潜见东西两岸行旅来往仅靠小船在江面通过,且随时有船倾人丧的危险,便用自己的俸禄在东西两岸各建一个木码头,并买来一只大船以渡众生。公元1753年,邑人谢子忠、李作美等力请县令叶鉴集资千两白银建桥,很可惜桥墩初成便被洪水冲毁。

公元1754年,县令谢自泌组织建桥,桥址选在今天的太平桥处。桥的东西建有渡岸,东头建有碑亭,里面记录了建桥者、捐钱者,还建了潺亭等。后因洪水被毁。

公元1763年,县令杨周冕顺民意,汲取前人经验教训,造桥时扩大桥基,两岸千余人施工,用糯米浆和石灰混合,在石臼中反复冲捣使其成胶合状,用于砌石和塞缝隙之用,一年后完工。可惜17年后又被洪水冲毁。

公元1802年6月,县令陈启泰看到两岸人民依然用渡船过河,便重新建造“南北川陕必经之要桥”,经过3年终于建成。据县志载,桥“长五十四丈,高二丈六尺,阔二丈四尺,共十一洞”。当时恰逢平息了白莲教乱事,于是把新建好的桥由原来的名称“启运桥”更名为“太平桥”。这座气势恢弘的拱桥,被誉为四川古代桥梁之最。能并行两辆汽车的川陕要桥风雨无阻200多年,桥名沿用至今。潺亭水城就依这座古桥而建。

在仿晚清风格建造的潺亭水城的牌坊两边,有两联语:“红雨欲飞惊宿鸟,碧波不动待游船”;“不拘乎山水云阵耶山月光耶水,有忘乎诗酒花酣也酒鸟笑也诗”,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诗人、巴蜀文坛泰斗、罗江大才子李调元的作品。200年前调元老先生归乡后所撰的这两幅楹联,恰如其分地诠释出了潺亭水城的诗情画意、秀美怡然。

在“潺亭水城”内,有块褐色大石,上边刻的是时任罗江县委书记写的《潺亭记》:“潺亭皆水也,灅水泞水夺腔而出,细绘罗纹,故又名罗江是也……”罗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从字里行间娓娓道来。

当年潺亭水城建设开工后,罗江县文思敏捷的人们就看到了商机,于是纷纷到此投资,很快就打造成了一条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于一体的街道,谓之为“美食一条街”。

其实,更是“美文一条街”。因为餐饮也是文化,是饮食文化。川菜川剧之父李调元就诞生在罗江。而且在潺亭水城这50多亩的地面上,还有太平廊桥、楼台亭阁、古戏台、石像雕刻、水足画舫和文峰双塔等文化元素。

太平廊桥,顾名思义就是修建在太平桥上的廊桥。它横跨在罗纹江上,廊桥长200多米,也是仿晚清风格修建而成。

再说文峰双塔,这是一座七层高和一座三层高的两塔,称之为“文峰双塔”。修建的目的是为表彰李调元“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的功名,以及他们为罗江,为巴蜀,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若是登上七层塔的塔顶,潺亭水城风光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每天晚上,太平廊桥、文峰双塔在古乐声中流光溢彩、金碧辉煌。此时,在码头上闲庭信步,丝丝凉风拂来,看波光粼粼的罗纹江水,品味明进士、监察御史卢雍的“波静罗纹细,偏宜夜月明,应是江妃织,不闻机杼声”的优美诗句,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于是,这里便成了家人聚会、朋友小饮的首选之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火锅,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同时,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吸引着许多远近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尤其是每年高考前夕,许多慕名而来的学子到此追忆先贤,借此许下美好愿望。

我国传统上,一直有“父母官”之说。也有“爱民如子”之说。罗江县从1742年的沈潜县令,到后来的叶鉴、谢自泌、杨周冕、陈启泰县令,乃至于当代的书记、县长,只看他们的修桥和建潺亭水城之举,就可证明是罗江人民当之无愧的“父母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如果没有“爱民如子”之心,那是做不到的。

这种官民关系可谓多么的融洽、和谐啊。说到官民关系,古今中外,无民则无官。就是说,官员离开了民,则无权可用,无资源可支配,无事务可处理,无对象可管理。而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员为国家工作,也就是为人民工作,官员一切工作的目的也都是为了人民,正如毛泽东主席号召和要求全党同志的那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然,为人民服务也得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我看罗江就做得很棒。潺亭水城这项工程既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又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有的地方官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小的项目就不感兴趣。罗江却不这样。何以见得?请看他们的诗歌节和诗歌博物馆吧。

罗江诗歌节,全称叫“中国·罗江诗歌节”,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社、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罗江县委、罗江县人民政府创立于2006年3月。定为每两年一届,时间原则上为逢双年的国历3月中下旬。同年,诗歌博物馆也破土动工建设。

为什么这两者都落地罗江呢?原来,据说公元301年,祖居巴西郡的賨人首领李特听说罗江略坪镇绣龙山有王者之气,于是率领六郡的流民在这里安营扎寨。后来他的儿子李雄率义军攻下成都,次年称王,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历三世41年,被称为“两晋南北朝十六国”最早建功立业的国家,这期间在这里产生了巴西人后裔流传的第一首民歌《古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阳坪关,撒白雨,白雨下,娶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今中江县)。后来,这里就被誉为是诗的故乡,是诗的沃土。

而且,罗江还有三国、佛教、调元、川戏等文化。更重要的是罗江历届的书记、县长很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人们在亲眼欣赏和亲身游历中感知灿烂历史、认同文化传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所以,上级就同意把诗歌节和诗歌博物馆都放在罗江了。

2006年3月,在第一届诗歌节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中国·罗江现代诗歌博物馆”建设开工典礼。该馆就建在罗江略坪镇绣龙山山麓。第二届诗歌节开幕当天举行了竣工落成典礼。

该馆的独特魅力表现在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为展厅,主要展示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陈列室,第三部分是多功能厅。展厅从空中俯瞰是一只巨大的脚印,象征诗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迹,激励后人沿着这个足迹,将诗歌发扬光大。从空中俯瞰多功能厅则形似一颗心脏,寓意诗人对诗的热爱之心永远跳动、对诗的追求永不停止。

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经济社会,探讨文学、谈论诗歌,似乎只是文人墨客的高雅志趣,与农民毫不相干。可在罗江,其实不然。

诗歌节在罗江举办了七届,每届时间2—4天,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先后围绕“和谐罗江”“诗意新农村”、“凤凰涅槃·幸福家园”、“诗意古道·美丽罗江”等主题,描绘新农村建设的生动画面,讴歌干部群众建设幸福家园的豪情壮志,展示诗歌在当代的作用,鼓励广大农民创作,并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同时,诗歌节期间,还开展诗歌讲座和新诗创作座谈会等活动,这简直就是“诗歌文化”的盛宴。农民群众参与十分踊跃。

著名诗人舒婷有感于这里的浓浓诗意,不禁发出了“这里的风吹过都有诗的浓郁”的赞叹;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说:“中国罗江诗歌节的举办无论在今后中国诗歌史上还是进一步活跃中国诗歌文化生活,都是很有意义的”。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罗江坚持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早在2004年,罗江便率先成为四川省丘陵地区第一个村村通水泥路的县,先后被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生态环境先进县、全国唯一的“金花梨之乡”。

新农村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罗江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还给了农民诗人丰富的创作灵感、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罗江这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农民诗人及其诗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我们是诗人/我们更是农民/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都是诗的季节/栽秧打谷/抛粮下种/都是诗的联想/我们像栽秧一样爬格子/我们像爬格子一样栽秧……”在诗歌节开幕式上,罗江农民诗人龙敦仁澎湃激昂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饱含激情的诗句在罗江上空回荡。

“我们是农民,我们更是诗人;我们用稻麦抽穗的空闲,播种诗意;我们在冬天的被窝里,酝酿诗兴;我们在夏天的竹林里,培育灵感;我们在油灯点亮的时候,收获诗行……”这是鄢家镇云峰诗社的9位成员在2017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舞台上集体朗诵的作品——《我们是农民我们更是诗人》。农民诗人说:种地,是我们的生活所需;写诗,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诗歌节创立14年来,全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学诗写诗蔚然成风,尤其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诗人。其中,1966年出生的杨俊富高中毕业回农村,有时在家种地,有时外出打工,偶尔学写诗词。2008年以来,写作热情高涨,已创作1200多首(篇)作品,发表散文、小说、剧本近百篇。2010年被《诗刊》《星星诗刊》等评为“全国十大农民诗人”。2011年12月7日《人民日报》一次就发了他6首诗歌。《北京文学》2020.年第5期发了他8首。

罗江,不仅诗绩如此,而且在街道、在乡村,自编自演的歌舞、戏剧也丰富多彩。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你说高不高呢?显然,不言而喻。

历史上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第3次迁居到学堂附近后,孟子就跟着小朋友一道,开始了学习礼仪读书之事。孟母欣喜道:“这可是我家孩子居住之地了!”

罗江人民能有如此之幸福,我以为罗江历届的“父母官”至少在这方面超过了孟母。因为孟母作的是“迁”,罗江“父母官”作的是“建”。历届“父母官”从外地到罗江,便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并群策群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把罗江建成了一座大“学堂”、一个美丽、幸福的大“家园”。

这真是:有缘千里来“领建”,“三生有幸”罗江现。官民鱼水情切切,中华儿女舞彩练。

(注:“三生有幸”,即: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幸福家园)

图片1.png

 

作者简介:

蒋吉华,男,研究生,退休居住北京。曾在四川中江县学校、企业、镇党委、县级部门、县政府、县委、市政府部门供职。现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县、市、省和国家级媒体发表散文、诗词、论文等80多篇(首)40多万字。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