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清静/顺河场,时光深处的温情画卷

来源: 作者:清 静 发布时间:2024-07-17 09:43:55

在我的心中,深藏着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顺河,是清流河的一段。

 

顺河,在心底轻轻吟出来,便有清风徐徐自水面吹来,有小舟轻轻掠过清亮的水面,有鱼儿越水跳波的叮咚和水波轻轻漾起的微澜,那是一种能让人心灵瞬间宁静的魔力。

 

顺河场,你闭着眼睛一想,就能想到顺河场的特色和美妙。场镇就曲曲弯弯地长在河沿上,一长溜一长溜的高高低低的房屋随意码在水边;而水,则像顺河场最熨帖和温婉的丝巾或腰带,悠悠地唱着颤悠悠的歌。

 

那些房屋,古朴的青瓦木屋透着岁月的沧桑,崭新的砖混小楼展现着时代的变迁,它们错落有致,仿佛在娓娓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与晨雾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卷。

 

顺河场的街道狭窄而悠长,青石板路被不断洒落的水渍、轻柔的清风和悠悠的岁月一天天打磨雕琢,变得光滑发亮,宛如镜面。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杂货店、小吃摊、裁缝铺……应有尽有。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那一张张笑脸充满了生活的温馨,让人如沐春风。

 

顺河场的码头,在长街上游尽头处那棵极为蓊郁的黄桷树旁。记忆中,一根粗大的钢索横贯宽阔的河面,一艘大部分有蓬的渡船往来穿梭。船工高大的身影稳立船头,双手呈弓状有力地抓住钢索,一用力,船就“嗖嗖嗖”地前行和后退。在红彤彤的朝阳之下,船工的身影光芒万丈,让人百看不厌。只可惜我一直没有登上过渡船,去过河对岸。但黄桷树旁的小摊子是常“光顾”的,我常一边紧盯着往来的渡船、高大的船工和上上下下的渡船人,一边在想象中“光顾”精瘦老头守住的小摊,摊上有一分钱两个的水果糖,有两分钱一个的豌豆油炸粑,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咂摸它们的滋味……水面上倒映着渡船、船工、黄桷树,岸边的人和房屋,就会在我心里有风无风地动,仿佛一幅流动的梦幻画卷。

 

顺河场的夜晚别有一番韵味。街灯稀疏,昏黄而柔和,月亮却常常皎洁如银盘。月光如水,洒在街道上,朦朦胧胧,看不清坑洼,却为一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照得见鱼虾欢快地游动。河边一溜如烟似雾的芦苇,总沙沙地低语着,似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柳树下,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说古,摇扇乘凉,听流水潺潺,看水面上的雾气缓缓升起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犬吠,偶尔传来小孩隐约的哭闹,让整个场镇显得更加宁静祥和,宛如一首舒缓的夜曲。

 

场镇中间,一座石拱桥横跨清流河,桥面既供车辆经过,也做交易市场,可以称得上顺河场的一大特色。每逢赶集,没有栏杆的桥面上挤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人们摩肩接踵,挑担的、推车的、挎篮的,形形色色。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吆喝声、讨价声、牲畜的叫声,如同一场激昂的交响乐,喧闹非凡。桥下的河水潺潺流淌,不为桥上的热闹所动,只是坚定地、自顾自地奔向远方。如今,桥面加宽,上下两层,下层成为茶肆、摊点,人们在这里做买卖,吹着惬意的河风,把日子过得和和乐乐,逍遥自在。

 

顺河镇最出名的当属牛肉,那牛肉的口感鲜嫩多汁,无论煎炒炖蒸烤,都能让味蕾沉浸在极致的享受中,仿佛每一口咬下去,鲜嫩的肉汁都会在口中四溢开来,让人唇齿留香,欲罢不能。一位与我年岁相仿的叔辈,凭借着对牛肉的独特理解和精湛厨艺,成为了镇上买牛肉的顶尖商户。他挑选牛肉的眼光独到,只选那最鲜嫩的部位,必定是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的上乘之选。他家的牛肉店总是顾客盈门,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对他家的牛肉赞不绝口。本地居民吃惯了这熟悉的美味,隔三岔五就要来解解馋;外地游客则是被那独特的味道所吸引,品尝之后念念不忘。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让顺河镇的牛肉名声远扬。

 

场镇后面半坡上,烈士墓庄严肃穆,安息着为这片土地英勇献身的烈士。张良桐等英烈在此长眠,他们在征粮剿匪中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用生命捍卫了正义与和平。他们的精神如明灯,照亮顺河镇前行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的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刚刚过去的7.13洪水疯狂侵袭,顺河历经重重磨难,但顺河人民从容应对,从未屈服。他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他们用坚强的臂膀,用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家园。

 

顺河,这片土地承载着历史的深厚记忆,也孕育着充满希望的未来。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味的食物,有英勇的先烈,有坚韧的人民。像一首悠扬的老歌,在岁月的琴弦上弹奏着永恒的旋律;似一本厚重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与传奇。

 

这就是顺河,这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园。它的每一丝气息,每一道风景,都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温暖我漂泊的灵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顺河都将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清静,姓吴,四川省隆昌市人,四川某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隆昌市作家协会主席。诗文散见于《星星》《扬子江》《诗潮》《中华文学》和《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