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内江市在资中县新发地批发市场召开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驻点监管现场会。会议由市市场监管局食品销售科科长杨晓彬主持,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青、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及全市主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等40余人参会。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总结试点经验,部署推广计划,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前移,构建共治共管新格局。
试点成效显著,打造监管“样板间”
会前,全体人员现场参观了资中县新发地批发市场食品安全驻点监管站,深入了解“1个阵地、2项职能、3方责任”的创新模式。该试点通过设立驻点监管站,整合市场监管、属地政府及市场管理方三方力量,形成6人专职团队,履行日常巡查、风险排查、消费维权等职责,为市场内450余商户提供“零距离”服务。
2024年以来,驻点站开展食品安全培训600余人次,帮扶培育“名特优新”商户和“个转企”17户,处理投诉举报13起,查处违法案件3件,推动投诉举报数和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38.1%和25%,成为全市首个食品安全驻点监管“样板间”。
全域覆盖再发力,压实三方责任链
会上,杨晓彬对2025年驻点监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全市所有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内实现驻点监管全覆盖。黄青副局长强调,各县(市、区)需借鉴资中经验,因地制宜落实人员、场地和机制保障,并压实“政府监管、企业主责、社会协同”三方责任。
政府监管主责:驻点人员需强化风险排查与应急处置,运用“合格证+追溯”管理和快检筛查手段,实施高风险品种“穿透式”监管;
市场管理主阵地:各市场须配齐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严格入场查验和源头管控;
经营主体责任:商户需落实索证索票要求,驻点站加强培训,推动合规经营意识深入人心。
深化服务融合,护航民生与产业
会议强调,驻点监管站不仅是“监督岗”,更是“服务站”。未来将深化“监管+服务”模式。
助企纾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品牌培育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内江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民生关切:推行消费投诉“接诉即办”,探索“驻点调解+在线和解”机制,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链条溯源: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动市场与种植基地对接,构建“从田间到市场”全链条可追溯证明体系。
会议还就202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包括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风险分级评定、监督抽考等量化任务,要求各县(市、区)早谋划、早推进,确保全年目标高质量完成。
此次现场会的召开,标志着内江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迈入新阶段。通过驻点监管模式的全域覆盖,内江将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打造川南地区食用农产品流通枢纽提供坚实保障。(罗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