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汇聚青春力量,关爱困境儿童
来源: 作者:张金秀 发布时间:2024-06-18 09:48:12

转眼暑假将至,又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时间了,在组织学生开展“七彩假期”社会实践之际,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山区,名叫“泥龙”,地上泥路蜿蜒成龙,空中黄沙漫延似龙。每当车子路过,扬起的黄沙直接可以将路人淹没。我每次暑假回家,箱包和身上全是沙,甚至口里、眼里都有沙。由于发音相似,人们总以为是朱德故居“仪陇”。

每年寒暑假,不论兼职与否,最后我都要回趟老家。老家一直都是一群上幼儿园的小孩和一群上年纪的老人,老人一直都有忙不完的农活。有一次暑假回家,刚好赶上老家修公路,挖土机、碎石机的轰鸣,山上放炮炸石的雷声,树上的蝉鸣,屋旁的狗吠,无不催促着村里农忙的脚步。

我在老家除了干农活,经常还会受乡里乡亲之托看管小孩。那时村里没有分班的幼儿园,甚至小学有的年级学生太少都合并在一个教室上课,补习班就更无从说起了。想到自己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过课后作业辅导和其他兴趣培养。于是我决定尽我所能帮助这群小孩,从写字开始,唱歌跳舞都教,虽不专业,但多少能让他们学点,不至于在乡镇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于是,我的教学生活开始了!

每天早上六点就被两岁的侄儿叫醒。起床之后便是扫地做饭照看孩子。老人们都要趁清早凉快上坡干活,直到十点左右才考虑回家做早饭。我打扫卫生之后,便开始教小朋友们写字,一般到中午就各回各家避暑午休。老家每天只吃两顿饭,上午十点左右,下午四点左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下午饭后,大人们又上坡干活,而我又开始教学!

那时老家还是土墙木楼房,孩子们上课都是搬几个木椅,以椅为桌,以地为椅!他们大的五六岁,小的两三岁,但我不论水平,不论男女,都让大家在我家门前阶梯上坐成一排,然后一一手把手教学。偶尔大的也帮我带带小的。小孩们调皮又可爱,很大气也很小气,有时可以把最好吃的分三分之二给别人,有时却为座位挤了一下而打闹不休,于是我不得不再三强调我的赏罚制度!

平时上课,在我监督之下,大家都是规矩的写字,大多写数字,只有个别小孩会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每次写字,都是我先在小字本上排头:我先写一个领头,他们再接着模仿我的写一行,再写一篇。中途要是不会的,就手把手的教。一般都是刚刚这里说了不会,我还没俯下身教,其他四处的求教声音吵着嚷着全都起来了,欣慰的是很多都是真的不会,很少乱嚷扰乱课堂的。但中途,谁要是想喝水,一个起身,后面其他小朋友全部都要跑去喝水。拿一个比脸还大的水瓢在水缸里舀点水,几个小孩围着水瓢边沿争先恐后地喝,差点就把水瓢扳烂!写字写会,要是谁不想写了或者写好了,一个人停笔,其他人也就如坐针毡了。

村子里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小孩们一般都是和泥巴打交道。他们先到处捡一些瓶瓶罐罐,悄悄到水缸里装满水,一般都是大水瓢对不准小瓶口,水洒得遍地都是。然后到地里用手挖泥,再从捆柴上面抽取小木棍调泥浆学大人做假饭。要是刚刚雨过天晴,那就更方便他们了,玩水做假饭,没有哪个小孩是穿着干净的!除了在玩泥巴,你一不留神,小孩们就跑到房屋旁修公路炸的碎石上去了,他们大的在前面健步如飞,小的在后面摇摇晃晃,全去爬碎石,比着往上爬!

为了不让他们乱跑,一般写字写累了,我会夹杂让大家起来讲讲学校里的故事,或者起来唱唱学校教过的歌,他们大多只会唱一两句。那时老家没有4G和WIFI,很多时候直接无网络信号,我便会趁逢场走一个小时到乡镇街上蹭网下载几首他们唱的儿歌,回去给他们强化。整个暑假,我教得最多的,就是儿歌“虫儿飞”和舞蹈“快乐宝贝”!要说最有趣的,就是教舞蹈了!

舞蹈课时,大家都聚集在晒玉米的大地巴里,以手机缓存的视频为主,我一边新学一边教学。先放一把椅子,椅子上再放一把凳子,凳子上再放手机。但手机画面实在太小,有些动作,我只好加上自己的想象!所幸小孩们都很配合,大家虽然动作不统一,但是都很投入,一看到爷爷奶奶从坡地里回来,大老远的就开始喊,不停的重复着说自己在学跳舞,好像大人看不出来似的!过路的大人,尽管背着满篼包谷,气喘吁吁,连腰都直不起来,看到自己的孙孙如此投入,把汗一挥,还是开心的笑了!

那个暑假,是我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暑假,除了干农活,我进一步发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只是遗憾村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太少,能辅助我教学的,或者帮我拍照记录的人都没有!所以只好以此来记录那些点点滴滴的青春岁月。

现在,作为高校老师,我发现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多。所以,每年的“三下乡”我都会带着学生上山下乡开展志愿服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幸我所带的学生是应用心理学学生,大家不仅能够在物质上提供帮扶,还能在精神上进行支持。我们心理志愿者们开展得最多的志愿服务,就是结合绘画、沙盘、手工和团辅等,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对中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援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大家共同关爱。日后,我将进一步汇聚青春力量,关爱困境儿童,争取为高校人才培养提质,为社会困境儿童赋能。

责任编辑:杨雪娇

上一篇:照亮心灵的灯塔

本网站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对网站内容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顾问团.

四 川 法 制 网 ·法艺文化传媒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