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乡村的“人生百态”,面对基层的父老乡亲,合江县法院望龙人民法庭法官杨世容总能得心应手地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十载光阴,她审结案件2115件,平均审理天数19.98天,调解结案率达85.62% ,无一不合格案件。
法庭无“大事”,杨世容从未审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十年时间全磨在了老人的赡养费三百变五百里,磨在了孩子的抚养费季付变月付里,磨在了每一件“小案”中,磨在了基层的民生百态下……
“匠心”法官:十年磨成一剑
2012年,杨世容在法庭迎来了承办的第一起案件。原告在课间被被告用弹弓打伤左眼,造成十级伤残。原告父母历经三年仍没拿到赔偿费。“满脸疲惫却又着急无比的他们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一心想将该案尽快解决!”接手后第五天,杨世容便组织原被告调解,但调解没有成功。开庭审理后,杨世容再次组织调解,因被告父亲对赔偿认识存在较大误解,调解仍没成功。“他不是没有钱,而是不肯给钱”杨世容觉得,双方人都在,此事调解成功了,并争取最短时间将赔偿款兑付,对原告家庭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于是她不断努力着。
“被告他爸明天又要出去打工了”“这,人可不能跑了呀!”那天夜里听闻此消息,杨世容睡不着了,连夜多次电话调解,情法相融,“不知是否是自己的耐心和真诚打动了他,他终于冷静下来理解我说的话,最后同意了调解意见”。
三年前的纠纷,三十天圆满解决,原告父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放着鞭炮送来了“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这是我审判生涯收到的第一面锦旗”。
十年来,杨世容一天没离开过基层,一天没绕开过法庭,“精雕细琢”地办案,兢兢业业地解纷。
精雕细琢地“磨”,但也能又好又快,一天一年一案十案容易,十年如一日千案如一案却很难,杨世容做到了。
“上门”法官:司法为民有温度
李大妈住在山里,年纪大了,走不动路......
“没关系,我们上山去开庭。”
张大叔他儿居然三百赡养费都不给,太不像话了!
“没关系,我们村里开庭,让大家都受下教育。”
说杨世容是群众的“上门”法官,一点儿也不夸张。当事人的家里、村委会的院坝里、医院的过道里……都留下了杨世容巡回审判的身影。
2021年11月,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开庭前原告李某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还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得知这情况后,杨世容决定到医院“上门”开庭审理。干警积极与医院沟通协调,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将开庭地点选择在院内一处人流较少的地方。当天,这场简易而不失威严的庭审顺利进行,原告坐着轮椅参加了庭审,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法庭依法进行缺席审理。经审理,法庭查明李某提供的证据材料足以支撑其诉讼请求,且案件事实清楚,杨世容当庭宣判,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李某借款。
“没想到我这种小案子你们也这么重视,还专程到医院开庭,太感谢了!”庭审结束后,李某和家属连连点赞,“群众的案子没有大小之分,在我们心中责任都是一样重!”杨世容笑着说道。
殊不知,杨世容早已习以为常。医院响起法槌声,为民司法有温度,杨世容用实际行动做好了诠释。法庭是法院的前沿阵地,最接近基层,最贴近群众,为解决当事人因工作、健康、年龄、交通等原因诉讼不便的问题,杨世容通过巡回审判、就地办案等形式,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便利。十年来,杨世容巡回审判、巡回办案达1256件次。
“多事”法官:审判台外有天地
“法庭好似一个‘小法院’,作为庭长,肩负审判业务的同时,还得兼顾全庭人员的党风廉政教育、生活住宿、安全卫生等等的管理。”杨世容有时也会和人聊起法庭的不易。但事多的杨世容,却又总是很“多事”。跳出审判台,广阔乡村间,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多。
“三八”节妇女维权,禁毒日抵制毒品,宪法日宣扬法治……送法上街头进村社、入学校进课堂,十年来,杨世容组织开展各类各形式普法宣传活动155场次,普法对象有乡亲、有孩子,更有镇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工作虽平凡细微,但深感法庭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重大,法庭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小法庭可有大作为。”
从2019年开始,杨世容每季度会将法庭办结的辖区内乡镇所辖行政村的案件,按照案由分类统计制表,向当地政府通报,同时还会就涉及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案件进行相关说明,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司法参考,为政府健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出谋划策。
“我镇曾经就有两起涉稳涉众的重大矛盾纠纷,得益于杨世容法官的参与协助、法律引导,最终成功化解,保障了基层和谐稳定发展。”望龙镇副镇长何晓华说道。
琐碎冗杂“小案”中,贴近民生“大事”里,十载岁月激情燃烧,扎根基层初心不改,法庭法官杨世容,最凡人最凡事,最真情最至情,书写“公正司法、司法为民”。
(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