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也是一种责任”,四川眉州监狱信息技术科副科长潘峰深以为然。从眉州监狱建立之初到智慧监狱建设再到如今的跨越深化,潘峰一路见证也躬身参与,他把自己放进每一次“重压”里,在一次次“挑战闯关”中用专业为青春写下注脚。
攻坚克难 “程序猿”也可以变成多面手
2010年,潘峰入职之初,正是眉州监狱合并组建之时,各项信息化工作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整体安防系统急需建立完善,来不及“职业过渡”,他已被拉入基础建设的“洪流”:挖沟铺设缆线、预埋管道、安装桥架、修改设计、优化建筑室内信息点位……本以为从企业到“体制内”会逃过“996”泥淖,没想到现实是几乎将家安在了单位,如今细细想来,潘峰坦诚自己是在一种“自我怀疑”与“攻坚克难”的情绪博弈中,和信息技术科的同事们完成了一所新监狱的安装调试和整体运维等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
时间来到2019年3月,眉州监狱获得第二批司法部“智慧监狱”示范单位建设资格,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不同于入职之初的“自我怀疑”,潘峰告诉自己,必须全力确保“智慧监狱”如期通过审核。
在监狱党委的部署推进下,潘峰与信息技术科民警携手,抢进度、赶工期、抓质量。这一次,他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多面手:既要多方协调安排建设方案,也要组织人员施工,更要对标司法部要求完善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综合运维、视频监控等多达47项的技术支撑。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7月,眉州监狱以902分的高分,顺利通过“智慧监狱”示范单位审核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监狱建设期间,他参与布建的监狱无人机自动防御反制系统,建成当月即实现在全国监狱首例成功击落民用无人机侵扰。
守正创新 他用专业架起“防疫云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监狱启动战时最高勤务等级,实行“六个暂停”和“三个隔离”。如何保障政令的上通下达?如何解决罪犯家属不能会见的问题?面对眼前这些棘手的难题,潘峰积极思考,守正创新,他与信息技术科的同事们以机房为家,与数据为伴,充分利用“智慧监狱”建设成果,带领科室成员48小时内迅速完成了监管区和行政区视频会议系统专线搭建及会场布置、设备调试等工作,为疫情期间监狱的信息传递、会商沟通、协同办公、医疗服务等工作搭建了安全、高效、便捷的平台通道。
对于监狱封闭执勤导致部分民警无法进入监管区办公的问题,他与同事们迅速对党总支活动室进行改造,仅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对10余台办公电脑的安装配置、线缆敷设、网络调试、办公外围设备安装维护等工作,让监区民警能顺利通过“云桌面”实现移动异地云办公。同时,他还积极对接地方司法部门,设立远程会见点位,打通专用网络联路,推进远程视频会见的启动;在地方技术人员无法进入监管区的情况下,他深入监管一线封闭执勤,将技术支撑前移到实战一线,通过现场值守和远程运维进行高效协调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在这场战“疫”里,他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累计封闭执勤70余天,用专业架起“防疫云网”,筑牢高墙战疫高效“智慧防线”。
潜心专研 他的技能还在持续升级
进入智能化时代,建设现代监狱的主旋律让潘峰意识到,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此,他自学通过了国家软件水平等级统一考试,获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资格证、国家通信与广电工程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他撰写的科技论文《有源式RFID目标定位跟踪技术在监狱的应用初探》获四川省监狱系统科学技术协会一等奖;撰写的科技论文《掌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在监狱门禁系统中的应用》获得四川省监狱系统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奖。
针对监狱实际,他自主研发出多款新型实用应用软件,如AB门进出工具管理系统、民警月度年度工作报表考评系统,访客预约登记审批系统等,获得各兄弟单位一致好评,并在全省多家监狱免费部署推广。他还先后受邀加入全省监狱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专家库、四川省工程项目综合评标专家库及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在各个平台的锻炼中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警十年,潘峰始终用手中的技术,身上的责任,攻克信息化路上的一个个难题,用坚守与奉献,与战友们一起筑牢监狱的“智慧”防线。(赖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