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即将到来,地处江油市西北部藏王寨山脉东麓的重华镇铜星村(原铜星乡菩提村)满眼田畴的水稻日渐金黄,展露在丰收在望的景象,宛若一幅温暖的油画。虽然秋收的大戏还未开锣,终年闲不住的乡亲早已忙得不亦乐乎:收晒玉米,收获运销仔姜,播种晚秋蔬菜,撒播良种油菜苗……就这样,春华秋实在这方水土年复一年的无声演绎,而父老乡亲在汗水和辛劳中不停地收获着希望。
在铜星村忙碌的人群中,有个年青“村民”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登门探望伤愈出院在家康复的“五保户”,一会儿去帮留守老人挑粪水浇灌刚播下的油菜籽;刚陪省上验收组检查竣工的水保工程,李家太婆又跌跌撞撞跑来说她家母猪快产仔了,叫他帮忙去看看……
他,就是江油市人民法院下派铜星村的第一书记涂辉杰,也是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接过扶贫“接力棒”,自己先变“菩提村人”
原铜星乡菩提村,为深丘地貌,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地乡亲生产条件极差,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线上。2016年初,扶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菩提村被纳入为省定贫困村, 经摸底调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62人。在江油市扶贫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江油市人民法院与菩提村结成了脱贫的对子,并立下了限期三年帮助该村贫困群众全面退出贫困线的“军令状”。
菩提村扶贫工作随即全面启动,江油法院派驻的扶贫工作队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们认真贯彻落实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惠民利民方针政策,以建强基层组织为抓手,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前提,以提升“两不愁、三保障”为工作重点,努力改善提升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至2018年底,菩提村如期退出贫困线,51户、162人贫困人口也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扶上战马送一程”,如何防止刚刚摆脱贫困的群众返贫,切实帮助他们致富奔康?江油法院扶贫工作不仅不能“鸣锣收兵”,反而倾其所有更加用心用力。就这样,在2019年6月,该院扶贫的“接力棒”传到了27岁的司法警察涂辉杰的手上。
为了让自己很快进入“第一书记”的角色,涂辉杰买来廉价耐磨的衣物作“劳动服”,坚持自己开伙学做当地风味的家常饭菜。而且,农忙时节他还戴起草帽下地,跟乡亲学割麦子、稻子;挽起裤管脱掉鞋袜,跳进水田帮劳弱户插秧;咬牙忍住肩膀疼痛,帮贫困户挑农家肥;他还学会使用锄头、铲子、十字镐等农具,哪怕手掌被磨出血泡也在所不辞;雨天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跟随村干部一道出门防洪……经过一番摸爬滚打,涂辉杰将自己改变成名副其实的“菩提村人”!
“新官上任三板斧”,亲民强基促产都不少
真正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后,涂辉杰开始在扶贫工作中甩开膀子大干起来。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涂辉杰得知村里“五保户”黄成国在外省建筑工地务工不慎摔伤骨折,经过几个月住院救治,总算伤愈出院了。但此人没文化,不懂新农合报销流程,正为医药费的报销犯愁。于是,涂辉杰抽出时间上医院,帮助黄成国备齐所需票据资料,领着他辗转奔波办理医药费报销。黄成国这次住院花费近3万元,除开新农合报销,还有相当部分自付费用。于是,涂辉杰又回法院请示领导同意,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发起捐款倡议,很快帮助黄成国解除了燃眉之急。在扶贫工作中,这虽然是小事一桩,但涂辉杰却认为:“贫困户疾苦无小事,否则要我们帮扶干部做什么?”
为了改善菩提村的基础设施,涂辉杰积极争取江油法院等帮扶单位在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该村整修了村道、桥梁和塘堰,新建了卫生室、阅览室、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样既提升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更多方便,而且也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增强脱贫户的“造血功能”,涂辉杰积极协调各帮扶部门,发动菩提村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利用该村生态养殖资源优势,用活脱贫资金项目,引进优良蛋鸽、蛋鸡品种,以“专合组织+村委会+订购代销”集中养殖与贫困户分散家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双蛋”脱贫富民产业。如今,蛋鸽基地每年净利润4万,绿壳蛋鸡每年净利润2万元,贫困户每年基地收益分红人均达150元,贫困户家养年收入约500元,村集体经济年人均收入超90元。从而,为巩固菩提村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产业支撑保证。
只要乡亲有需求,驻村帮扶就不收兵
时光如白驹过隙,涂辉杰被派驻菩提村扶贫转眼已是一年有余。每当回想起自己初来乍到的情形,心里就感慨万端!涂辉杰生于1992年,国营八五七厂子弟。从小在地处深山的工厂生活区长大的他,对于农村的感觉就好比一首“田园诗”,一切都那么新奇而美好。然而,当他被组织上正式派往菩提村担任“第一书记”,刚“走马上任”,就被溽热的天气来了个下马威。走村串户的时候,热辣辣的太阳仿佛就在头顶,晒得他的脸庞和双手火烧火燎。即村上的办公室、会议室也没有安装空调,身穿的衬衣常常被汗水湿透,裹在身上黏糊糊的怪难受!短短半个月时间,他的手脸竟被晒脱了一层皮,变得黝黑发亮,好不容易回趟城遇见同事,居然被戏称为“非洲人”……经过差不多半年的坚持,涂辉杰总算变得“皮糙肉厚”。
去年,随着乡镇行政建制改革调整,原铜星乡并入重华镇,原菩提村也与其他村合并为铜星村。村子的规模变大了,脱贫奔康的后续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了,作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涂辉杰感到肩上的压力更加不容懈怠!而江油市人民法院、绵阳市外事办等帮扶单位领导仍然坚持定期登门慰问帮扶对象,仿佛为涂辉杰注入“强心剂”,鞭策他克服个人浮躁、畏难情绪,与铜星村“两委”干部虚心沟通、交流,悉心听取脱贫群众渴求致富奔康的心声和意见,一门心思为当地扶贫产业激活产销链而出谋划策。
最让涂辉杰感到欣慰的是,家庭成为他沉下身子扶贫的真正坚强后盾。身为国营工厂的退休工人,父母的政治思想觉悟很高,总是经常鼓励他要珍惜下派农村扶贫的大好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磨砺自己。妻子重孕在身,其实好想他每天陪伴在身边,可每当夜深人静小两口“煲电话粥”时,她却温温柔柔地叮嘱他:在村上要安心工作,要注意冷暖……
派驻铜星村帮扶工作,究竟到何时才结束?涂辉杰掷地有声地说:“我想,只要组织上有要求,只要铜星村的乡亲有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