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盐边法院红格法庭“五长息讼”特色调解模式 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谱写诉源治理新篇章

来源:盐边法院 作者:周芯羽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2:53

近年来,盐边法院红格法庭深入领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聚焦乡村基层治理,创建源头防讼、多元化讼、实质息讼的“五长息讼”特色调解模式。

“五长息讼”是以法院牵头,法庭指导,乡贤长辈、村长、社长、行业会长、经理厂长共同参,以预防为先、非诉挺前、诉讼托底、优化执行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将“五长”解纷贯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始终,有效提升治理效能,减少诉讼增量,促进息争止讼,助力实现乡村善治。

一、源头防讼,把脉开方精准治理

一是统一提升“五长”聘用标准。结合辖区涉企业、婚姻家庭类案件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将治理方式按家庭、行业、村、社、企业划分为五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中选取人民满意的“领头雁”作为“五长”调解员, 建立“五长”花名册、微信群,以开展定期法律知识培训和个案跟踪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调解员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解纷能力。现已分类选拔聘用25名“五长”调解员,对18个村社实现全覆盖,完成了第一批“五长”人才库建档工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活力。二是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以家庭、企业、村社、行业为抓手,共抓共建,由点及面,发挥“五长”诉源信息“触角”作用, 让“五长”提前排查、主动介入纠纷,从源头上梳理问题堵点200余个。向当事人发放《纠纷处理明白卡》500余份,切实提高群众对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分流机制的知晓度、参与度。2022年以来,“五长”调解员就地排查诉源纠纷367件,调解成功360件,助力360个矛盾“无讼”化解。

二、多元化讼,诉调对接高效解纷

一是激发解纷驱动力量。为有效破解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和法院有限司法资源的矛盾,红格法庭从“供给侧”发力,加强和“五长”的双向互动,用好板块调解力量。法庭将纠纷成诉的案件进行诉中分流,针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分流归入诉前调解,委托关联类别的“五长”调解员组织调解,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事熟、感情熟的“长”优势,对“委托调解”成功的案件,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率先实现“法庭+五长”诉调无缝对接。二是多方联动定向发力。法庭与“五长”调解员紧密协作,依托党委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共同搭建的“一府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动平台,形成覆盖多个领域矛盾化解“全链条”,实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对于类型化、批量性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邀请相关“五长”参与,组成“法官+五长”的调解小组,邀请党政参与,明确调解方向,发挥合作精神,促进案件高效调解,把诉源治理工作做深做细。自2022年来,特邀“五长”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74件。

三、实质息讼,两行动定分止争

一是巧借“五长”助力执行。“如我在诉”的理念促进纠纷实质化解,把人民法庭辖区“责任田”当成“自留地”,以息争止讼作为案件化解的最终目的。案件经法院调解或判决后,当事人没有及时履行义务的红格法庭采取“法庭+五长”执行联动机制,通过邀请当事人所在村(社区)的乡贤长辈、村社干部类调解员开展“柔性”执行工作,特别是对于婚姻家庭类涉身份、情感因素的案件,执行期间及时敦促、提醒义务人主动履行,发挥了“1+1>2”的协同效应,推动执行效率和执行到位率“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目前,“五长”调解员协助执行案件12件,执行到位金额50000元。二是从源头给执行“减负”。做实“有疑必回”工作,针对已结案件,依托“五长息讼”诉调对接平台,特邀“五长”调解员协助法庭了解该案履行情况、群众的满意程度等。关爱生老病死,保障底线民生,针对赡、抚、扶类执行案件定期开展电话回访、上门回访对有可能再次发生纠纷的案件持续跟踪回访,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做到案结事了。通过建立“诉前调解+调后回访”模式,构建了“诉源+执源”治理双格局,有效避免矛盾升级,促进纠纷实际化解,推动乡村美丽振兴。  周芯羽

 


责任编辑:王思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