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家老人的心愿就不能这么快这么顺利的完成。”早上8点30分,三位华侨为小市街道司法所送上锦旗,向工作者们致谢。
年龄超过遗嘱公证期、各类材料手续、语言沟通不便……,面对立遗嘱的各种困难,朱老辈的两位女儿和一位女婿有些犯难。10月20日,朱老辈的三位亲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小市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找到了司法调解员牟小玲寻求帮助。他们说着上海话,双方沟通极度不便,最后大家连划带写,牟小玲才明白他们是来为家中老人立遗嘱的。街道通过调研、协商、解决……7天后,朱老辈的女儿拿到了遗嘱公证书。“多亏了政府,高效办事,为民解忧,帮助我们快速的办理了遗嘱公证。”朱老辈的大女儿握着牟小玲的手激动的说道。
调研——坚持信息整合,打造同心服务
牟小玲邀请他们坐下,准备纸笔记录:朱老辈的两位女儿及家人早在10几年前就移居加拿大,长期在加拿大工作、生活。由于10多年没有在泸州生活,他们早已不会了乡音,也不清楚立遗嘱需要到哪个部门办理。朱老辈目前已经有90多岁高龄了,由于对家乡的眷念,一直生活在小市。每年冬季,她的女儿女婿们都会回国接老人去上海居住3个月。此次他们从加拿大回国看望老人,老人要求他们帮她立一份遗嘱。
牟小玲耐心听完后说道:“跟据你们的述求,我马上帮你们联系公证处办理相关事项”。
牟小玲即刻联系了龙马潭区公证处并帮他们预约了时间,时间约在10月23日下午3点30分,整理了办理公证需要的材料清单打印给了三位,并把公证员的联系方式给了他们方便沟通。
10月24日,牟小玲又见到了这三位印象深刻的老朋友。他们向牟小玲讲述去到公证处后遇到的困难,“公证处规定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不能办理遗嘱公证。”“老母亲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且公证处无法判定老人的神志清醒度。”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牟小玲立刻把整个事情梳理了一遍,向街道分管汇报了此事,街道领导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成立工作小组进行现场会商,寻求其它解决办法。
协商——深化同心服务,搭建“连心桥”
“老人只是腿脚不方便,但神志是清醒的,有自主行为能力,那这件事情就不是不能解决。”现场会商人员看着谈话记录分析道。
现场人员即刻分工,针对朱老辈目前的具体情况,查阅了相关法律条文,结合身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多次联系公证处,深度咨询相关政策。经过多方联系以及和家属的进一步沟通,最后确定可以做一个代书遗嘱。
牟小玲向他们详细讲解代书遗嘱需要的证明材料。“其中民事能力鉴定报告材料是必须的。”牟小玲在纸上书写着这句话并打上了着重记号方便他们了解。
解决——服务暖民心,群众送锦旗
解决问题,需要多部门合力。考虑到他们对各个办公地点和人员不熟悉,街道工作员帮他们联系了泸州医学院忠山院区鉴定中心及相关部门。“明天,鉴定中心的医生团队会和你们主动联系,到家里为朱老辈进行民事能力鉴定。”牟小玲说。
“我这边律师也联系好了。”司法所的工作员一边说一边把律师的联系方式写在纸上。“27日上午,公证员会和你们联系,这次他们会上门进行公证。现在需要你们家的详细地址,我马上发给公证员。”牟小玲说。
最终,经过了一天时间的协调,10月27日,朱老辈的遗嘱公证书终于办理成功了。“有些事情多去沟通、协商,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街道分管领导向工作组的人员说道。
10月30日一大早,朱老辈的两位女儿早早的就在综治中心门口等候,看见牟小玲以后即刻送上了锦旗和鲜花。“真心的感谢你,感谢小市街道的领导们。”“我们老母亲最近这几天可高兴了,感谢你们的暖心服务。”听着家属们的话,牟小玲忍不住的跟着激动。
牟小玲收到锦旗表示:一面锦旗不仅意味着对我工作的感谢,更意味着一份肯定和责任。这将成为我继续努力的方向,用心服务好每一位群众,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小市街道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指导,坚持把统战工作纳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格局,带动综治中心以“小综治”撬动“大治理”,联动管理服务模式,依托综治中心,上承下接汇聚各类数据信息,及时掌握群众动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