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焦市委“九个有力有效”和新都区“一心三区”建设,新都区委编办采取“四力”并举措施,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筑人才战略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
一、优化人才机构职能体系,提升组织领导聚合力
一是深化人才领导体制。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提档升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统筹领导全区人才工作,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担当。目前,领导小组已召开专题会议10余次,区委书记带队先后赴西安、沈阳等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二是重构人才服务体系。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部门职责,形成党委统揽、组织部统管、人才工作机构专职及职能部门和人力资源公司协同推进的工作架构和服务体系。三是优化人才服务机构。结合新都区被纳入全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县级试点和创建四川省基层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契机,优化调整人才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组建正处级人才发展中心,统筹组织、人社等部门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职责,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职能整合,构建高效、完善的组织运行体系。
二、深化引育用留联动机制,激发人才产业协同力
一是以科创平台建设为抓手,创新人才组织体系建设。依托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落地成都市“蓉漂之家”、联通U谷等一批服务载体和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人才组织体系,加快聚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助力创新链、人才链双链驱动,深化产业建圈强链。二是以推动重点领域发展为抓手,发挥战略人才培养团队作用。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中国航发成发、航空工业成飞、中车成都公司等龙头企业,以自主可控、加速突破为关键引领,加快建设研发制造水平一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吸引集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目前,已柔性集聚清华、北航等40支专家团队,引入300多名高层次人才,实现多项成果转化。三是以建设人才数字平台为抓手,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着眼“整体智治、系统集成”目标,建设人才大数据平台,融入智慧蓉城建设,设立人才库、项目库、需求库,推出人才政策申报、人才分类认定、奖补资金兑现、揭榜挂帅、人才图谱等应用场景,完善人才资源动态监测、跟踪评估机制,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三、建强做优服务保障体系,增强柔性引才内生力
一是创新人才团队评价制度。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出台《成都市新都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分类目录》,分类建立人才评价制度,将企业经济贡献度、R&D 研发投入、投资额等多维指标和“以薪定才”作为实施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给予市场主体、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目前,已认定技能人才60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156名。二是创新人才市场化运作体制。组建人力资源公司,围绕人才招引、人才服务、平台运营、项目孵化等方面,深化人才市场化运作机制,厚植战略人才成长土壤。首期发行6000万元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新、投硬”目标,积极推动人才项目成果就地转化。三是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升级人才新政2.0版本,优化领导干部服务联系专家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出台人才香卡管理办法,分级分类制发人才香卡,着力提升政策“精准性”和“适配性”;围绕人才服务链,深化企业管家、人才管家等制度,建立“人才认定一网通办、人才服务一网通览、人才诉求一键响应”机制,重塑业务流程,加强政策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放大倍增效应,增强人才获得感。
四、创新编制资源配置方式,提升编制保障统筹力
一是设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出台《新都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从全区事业编制中调剂100名作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有效缓解结构性超编,对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用编难题。先后为开发区、卫健、教育等领域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有力破解了人才引进中的编制保障难题。二是深化员额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重点经济、民生等领域,大力推行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员额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因人配编单列管理、岗位设置重点倾斜、人员进退动态调整、薪酬保障科学合理等方面制度保障。目前,卫健系统已引进硕博研究生近200名,培育省市级名医(中医)20余名;教育系统引进名优校长和名优教师10多名;开发区专业人才匹配度从17%提升到80%,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三是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保证重点”的原则,建立编制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全区各部门(单位)职责任务将编制资源重新进行分配。采取“事重加编、事去减编”的方式,近年来,共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下沉编制300多名,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人才发展梯队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