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是夫妻,或是同事,或是父子……此时此刻,他们并肩作战用坚守、用爱、用责任和使命上演“最美”逆行。你守护大家我守护你,我们一起守护千万家。
战疫“父子兵”:擦肩而过,来不急拥抱
“注意安全,把防护用品都戴齐,不能马虎,晚上开救护车要注意安全……”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何承锋一边将口罩递给58岁的父亲何毅敏,一边嘱咐。“你咋个比你妈还啰嗦哦!我都是几十年的老司机了,放一百个心!”父亲何毅拍着胸脯笑道。
父亲何毅敏是天府新区太平卫生院的一名老党员,对于抗疫任务已经是轻车熟路——放下碗,立即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就一溜烟儿出了门。父亲刚出门不久,何承峰也接到了任务——负责转运密接病人到隔离酒店。
隔离、转运……父子两人在深夜里共同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摆渡人”。一直到凌晨,在天府新区某隔离酒店,何毅敏与何承锋偶然相遇,擦肩而过的刹那,虽然隔着防护服,但心里能感受,这就是自己的父亲、儿子……来不急嘱咐,来不急拥抱,两人隔空打了个招呼,便匆匆上车继续执行任务。
“我们是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和指令,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时刻就要在一起!”谈到工作与家庭,父子二人都表示,责任在肩,使命在前。
白衣伉俪:在家她管我,工作我管她
“我是二营三连的连长,她是二营三连6班班长,在家她管我,工作我管她。”天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党支部书记、院长李米笑着说。李米和妻子卢燕都是医生,也都是抗疫应急团的一员。
11月5日下午,接到命令后,李米放下刚刚泡好还一口未吃的泡面,急匆匆地赶赴采样现场协调。“24小时,协调统筹三连1、2、4、8班应急采样10000余份……”直到6日凌晨三点,李米才在寒风中接过组员的递来的面包和矿泉水,吃上了这整整一天的第一口“饭”。
夫妻俩待命以来,读初中的女儿交给小姑托管,不满三岁的儿子便送到父母家里照管。“在这特殊时期,我和妻子作为医护人员,就应该冲在最前线,这不仅是职责所需,更是为我们的孩子做出一个榜样。”
白发夫妻志愿者:把恩爱“秀”在了抗疫第一线
天府新区的75岁老人钟传金是社区里的一名优秀党员志愿者。接到核酸检测需要大量志愿者的消息后,老人立即和老伴报名。钟传金说:“我身体好得很,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一到社区广场,钟传金便和老伴忙活起来,布置检测点,维持秩序……一口水都顾不上喝。面对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关心,他们总是挺直腰板,元气满满地说:“没事儿,身体硬朗得很!”
初冬的成都,气温降了不少,寒风总是猛地钻进脖子里,让人不禁打寒颤。可直到晚上,钟传金二老仍然与社区志愿者们一同忙碌,饿了就跟大家一起蹲在路边吃简餐,一直忙到11点过,老两口才回家休息。
看到钟叔叔和老伴相伴走出检测点,年轻志愿者们心头涌起一股无名的力量:“坚守在一线的大家就是榜样!”
抗疫军嫂:并肩作战,理所应当
“所有队员15分钟内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集合!”凌晨2点48分,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中队队长吴大燚在接到街道大队通知后,马上召集志愿服务队召开防疫检测部署会。
“按队伍责任分工马上行动,确保天亮前检测点位全面准备到位!”在吴大燚简明精准的工作安排后,各“战旗红”志愿者迅速着手,搭建临时帐篷、设置登记处、做好区域划分等核酸检测点位布置工作,仅1小时,核酸检测点位便布置完成。
疫情以来,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已经成了吴大燚的常态。而作为军嫂的妻子,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在社区核酸采样点位连轴转。“我是一名基层一线工作者、又是党员,也是军人家属,能和他一起志愿服务,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