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上8点,江阳区邻玉街道设在蓝田机场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点依然人头攒动。在街道和社区干部及志愿者的协助下,正一丝不苟地对前来接种的人员进行登记、指引、留观。而一旁接种室内,医务工作者也在加班加点为群众接种疫苗。这段时间,这样忙碌的场景在邻玉街道疫苗接种现场已成常态。
自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邻玉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夜以继日,他们放弃休息时间,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奋战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一线。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成为了疫苗接种点上靓丽的风景,创造出了令人感动的疫苗接种“邻玉速度”。截至7月28日,首针已完成了全年接种任务的107.7%,特次针完成72.8%,走在了全区前列。
“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近期打过其他疫苗吗?”“有什么禁忌症?”……每天这样的话语,医务工作者都要问上几百遍。邻玉卫生院副院长袁冬梅,每天专心致志为居民填写信息、核对系统,并细心叮嘱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才可以离开。遇到不会使用手机进行预约的居民,她还要耐心的为他们扫码,填写信息。作为这里的“大姐”,面对高强度工作,她做的丝毫不比其他年轻人差。“早上七点就出发,有时晚上10点后到家。而她所说的“家”,是邻玉中心卫生院的宿舍。她在泸州的家,却还要算好时间,三五天才能回一次。“回家不为别的,就是为浇灌我阳台上那几株奄奄一息的盆栽药材和花卉。”
“袖子再往上撸一点,放松手臂,别紧张。”每天几百次的取出疫苗、完成接种、填写卡片,看似机械式的工作,除了手速快,更加需要细致。身怀六甲的医务人员李婷,在接种疫苗开始后,她原本可以留院值守,但她坚持到接种现场。特别是进入临产期后,她依然坚持。6月20日,她坚持打完最后一剂疫苗后才请假,7月2日就走进了产房。对此她说:“打疫苗也是为了保护大家,只要身体允许,自己辛苦一点也值得。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们都为我自豪。”
“我们卫生院一天打了2640人。”邻玉卫生院院长彭涛自豪地说,“虽然工作辛苦,但为了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减少接种人员等待时间,这是作为医院和一名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
不仅在现场指导协调并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作为院长的彭涛每天还义务担负起了自己开车义务接送接种医护人员上班和下班的任务。7月26日晚上,当最后一个群众接种完后,时针已指向了11点。当他开车送完最后一名医护人员回家洗漱完后,早已过了12点。但第二天早上八时不到,彭院长又出现在了接种点现场,安排布置即将开始的接种工作。
医护人员为接种不辞辛劳,而在邻玉街道的接种点现场,社会事务办主任的钟良萍却也同医护人员一样,坚守在接种现场,接种一天她就坚守一天,虽然她已经51岁了。每天最早到场,每晚最后离开。“我的任务就是确保接种工作更加流畅、高效、快捷。”钟良萍说。
此前,邻玉街道的临时接种点设置在窄小的漕溪村卫生室,为了让更多群众得到及时接种,6月18日,接种点将搬迁至原蓝田机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直至6月17日晚上8点,才拿到进门钥匙。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群众接种,在几天前就已累出了病的钟良萍同其他人员一起,通宵达旦安排布置接种工作室,直到第二天七点半时才布置完成,但群众凌晨5点多钟就前来排队等候接种了。后经过江阳区疾控中心检查验收后,八点准时开始接种。然而,为了按时接种,已经坚持10多个小时的钟良萍,腿肿、胳膊酸、嗓子疼,她甚至都不敢坐一下,怕坐下来就站不起来了……
星光不负赶路人。正是因为有了象袁冬梅、李婷、彭涛、钟良萍等全体参与接种工作的人员在疫情面前的争分夺秒,义无反顾,才让邻玉街道率先、安全、顺利的完成全年接种任务,共同构筑起了邻玉街道抗疫的坚强钢铁屏障。
(周超文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