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慧明源”楼诞生记

——成都民建助推科大附小教学楼建设纪事
来源:民建成都市委会 作者:陈德军 陈英培 发布时间:2020-05-20 11:32:27

在成都市二环路府青立交桥东边坐落着一栋红白相间的建筑,建筑体上“慧明源”三个字赫然醒目。“慧明源”就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教学楼。“‘慧明源’谐音‘惠民源’,源于民建人不遗余力的付出。”校长康永邦介绍。

图片1.png

硬件制约学校新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科大附小”)地处桃蹊路街道辖区,座落于二环路府青立交桥东。学校前身是原成都市量具刃具厂子弟校,后经成华区政府决定改为成都市府青小学。2006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由成华区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

2007年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在校长康永邦引领下,秉持“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办学理念,全校师生展开“新学堂”建设,着力完善学校软硬件建设。彼时,在成都市“东调”的大背景下,科大附小周边环境正经历着“惠民工程”大刀阔斧的改造,教学硬件环境不能满足生源激增的社会需求。全面实践“新学堂”模式,硬件上少了必要的支撑。

2009年前后,曾担任过学校教师、关注教育的民建成都交通总支主委、市人大代表邓树人和罗克钊得知实际情况后,与康永邦校长共商校园扩建改造大计。

 图片2.png

人大代表助力教学楼建设

邓树人多次到校,详细听取康校长介绍关于校园变迁的历史:科大附小由刃具厂子弟校变更为府青小学前,刃具厂为缓解职工住房困难占用了子弟校近3亩土地修建了2栋住宅楼,由此造成变更后的校园占地面积少了3亩。“惠民工程”期间,该住宅楼被拆除,空置土地近2亩,地理位置处于学校与规划道路之间,当时被规划为公共绿地。

2010年2月,邓树人、罗克钊、李玉兰等6名人大代表通过深入调研完成了《关于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建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主要内容是结合惠民工程的实施,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将已拆住宅楼的2亩空地以公建配套方式划入学校用地,纳入学校近期扩建规划;“惠民工程”涉及修建道路,应保留原两个校门出入交通方便。

政府积极采纳代表建议

人大代表的建议依法提交市人大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傅勇林后,受到市、区政府的重视。2010年4月,该建议的主办单位市规划局召集市国土局详规处、成都市城投集团、市教育局、成华区政府等相关协办单位召开协调会,并邀请人大代表参会。会上,在听取了代表建议陈述后,拥有土地权的城投集团认为拆迁2栋住宅楼花费上千万,作为亏损企业需明确该地块的拆迁费用来源。详规处则认为把未用的规划土地用够即可。邓树人代表提出:“这2亩地正好占据了运动场一角,以充足理由说明规划为公共绿地不当,如不划归学校,将成为运动场的短板,学位也无法满足。建议将土地调规为教学用地。”同时指出傅勇林和刘仆副市长均有“同意以公建配套解决学校用地”的批示。区教育局刘成局长出示了市长的书面批示。经会议主持人宣读批示后,城投集团表示同意交出土地,会议以市规划局王松涛局长同意土地调规结束。在区政府支持下区教育局快速响应,在调规公示的半年期内高效完成了新建大楼的一切准备工作。

 图片3.png

2013年7月,成华区人民政府投资、多方配合修建的综合大楼于201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表达每个附小人牢记起源不忘初心,康永邦校长提议将该大楼命名为“慧明源”。为表祝贺,民建成都交通总支送去了精美的字画“新学堂新景象新希望”。

接下来的校园建设中,邓树人、李玉兰代表运用人大代表平台还协助科大附小解决了高压电网迁改,扩建1号大门的自来水总阀移位,实施校园大门外交通管制,学校2号大门的扩建和出口道路“牛皮癣”坑凹不平等问题,此外,捐赠了绿树30棵。校园内外,安全的学生活动空间更加开阔。

“慧明源”楼的多功能厅见证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涌现,见证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的成长。如今的科大附小,“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新理念被国内教育界人士广泛认可,省内外前来参观、培训的人员近几年络绎不绝。“没有民主党派人大代表的智慧付出,就没有学校今天的巨大变化,你们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学校负责人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强,则中国强”。“慧明源”楼的历史浓缩了政府、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对教育的关心关注与鼎力支持,展现了智慧建言、开明纳言的民主之光。民主党派人士更加关注教育、热衷服务教育的信念与热忱。支持教育无尚光荣!(陈德军 陈英培)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