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养牛场总体规划布局比较合理,实现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粪污处理设施到位;具有配套的饲料库房及草料堆码场,所养牛品种基本为西本杂高代和部分西本夏杂肉牛,符合标准化养殖场布局要求。但还未建立秸杆青贮池,现喂料基本以酒糟、精料和野草为主,饲料搭配不够全面,饲养牛的成本相对较高;修建圈舍没有考虑保温建造材料,保温性能差,只能做到夏凉,冬季不能保温,牛在冬季易患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牛槽设计建造不科学,限位栏为自选材料自建装配,不符合标准要求,排粪沟简单,不规范.......”连日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服务团团长张永华一行深入该县新林镇楠木村王坤陆养牛场对王坤陆本人及爱人、儿子进行了现场培训指导,详细讲解传授了牛舍及青贮池建设和秸杆青贮、养牛、疾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巡回指导服务一幕。
养殖技术现场培训指导
据了解,新林镇楠木王坤陆养牛场位于新林镇楠木村与沙坪镇河沟村交界处,占地约3.5亩,为四排双列式建筑,实现总投资约150万元(含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肉牛),现可实现存栏150头,现存栏77头。该规模养牛场正按照养殖专家指导进行整改完善中......
近年来,我局积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全县新型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力度,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组建8个由种植、养殖、水产等专家组成的农技专家服务团队,对全县19个乡镇131个村农业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做到无缝对接,峨边农业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化主体经营转变。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转包等形式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不仅增加集体经济,同时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群众就地就近务工,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峨边农村大地上,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新林镇黄泥村高山绿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鲁子曲提告诉笔者:“我合作社流转了村里土地,种植桃树、高山蔬菜和中药材。流转土地农户既收取土地租金,又可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获取经济收入。等这一季白菜收完了,我们就开展林下种植药材。村里剩余劳动力在基地种植管护桃树,蔬菜和中药材,他们每人每天现金收入80--100元,实现了就地就近务工,增加基地务工人员家庭收入.....”。这是新林镇黄泥村通过流转土地促农增收的缩影。
据了解,自治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在引进和培育典型种植养殖大户上下功夫,引导承包土地向农业产业化、合作社、专业大户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土地附加值。据统计,全县新型经营主体中农业合作社家490家、家庭农场96家、农业企业93家,吸纳就近务工人员近3000多名。今年以来已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1期,培训人员45人,预计全县农业产业经济收入将占峨边GDP的40%左右。
目前,峨边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三河三带”产业初步形成,白沙河果蔬园区省级园区认证正在申请中,“1+6+n”(即:1个省级园区、6个市级园区、n个县级园区)正在加紧创建中。全县农民群众将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逐步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