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威远县人民医院:中西合璧,科学护肝指南

来源:威远县人民医院 作者: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5-03-24 10:38:40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养肝护肝一定要重视,中医、西医各有不同的方式,中医调气养血,西医精准防治,双管齐下,护肝每一日。


春养肝,寿延年-中医护肝大智慧


中医认为,“肝属木”,春季与肝相应,是养肝黄金期。

想要肝气顺畅、气血充盈,不妨试试这些中医妙招。

疏肝理气:按压脚背太冲穴、揉按胸口膻中穴,每日5分钟,缓解郁结情绪;常饮菊花茶、枸杞茶,清肝明目;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助气血畅通。  

养血柔肝:23时前入睡,别熬夜,深度睡眠有助肝血归藏;清晨从足大趾内侧至腹股沟敲打两侧肝经,帮助气血流动。

日常调理:饮食清淡少油腻,忌烟酒,勿乱用药;保持情绪平和,避免过度劳累。


防肝炎,护健康-西医护肝关键点


我国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基数庞大,肝炎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诱因。对西医来讲,护肝需治疗监测双管齐下。 

精准治疗:对于乙肝患者,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肝硬化风险;部分患者可通过“长效干扰素+口服药”实现临床治愈。对于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3个月,治愈率超95%。 

定期监测:肝炎患者需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B超;普通人需警惕脂肪肝、酒精肝,戒烟限酒。 

生活方式:避免熬夜、乱用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中西合璧,护肝更全面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从饮食、作息、情绪入手,夯实肝的“根基”;西医专注疾病防治,用药物和监测阻断肝病恶化。两者互补,为肝脏健康筑起双重防线!

一、病毒性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我国最常见的是慢性乙肝和丙肝,目前大约有1亿慢性乙肝患者,1000万慢性丙肝患者。乙肝和丙肝也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排第四位,因此,我们要重视慢性乙肝和丙肝的管理。

二、乙肝患者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通过长效干扰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目前使用长效干扰素的优势人群是表面抗原小于1500IU/ml的人群,约有30-40%的患者可达到乙肝临床治愈。目前丙型肝炎口服3个月的药物抗病毒治疗有超过95%的患者可清除丙肝病毒,达到临床治愈。

三、定期复查很重要。我国有很多的乙肝患者或丙肝患者,因没有症状而忽视复查,殊不知,肝炎正在悄悄侵蚀您的健康,乙肝可控制,丙肝可治愈,定期复查是关键。肝炎患者建议每3-6月复查一次肝功能、病毒载量和B超。

四、早发现,早治疗,肝炎并不可怕;同时,我们还要减少伤肝的行为,一起爱肝护肝。熬夜、饮酒、乱吃药,这些都在损害我们的肝脏,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酒精肝也在逐步威胁我们的肝脏,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爱肝护肝,戒烟限酒,少吃油腻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不熬夜,谨慎用药;肝炎患者及时到感染科门诊定期复查,爱肝一小步,健康一大步。

爱护肝脏,就是守护生命的“解毒工厂”。从今天起,让护肝成为一种习惯吧。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