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快乐消费冷吃兔 食品安全莫马虎

来源:食品抽检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7 18:33:28

冷吃兔是一道民间传统美食,以其看起来色泽油亮、肉质紧实,吃起来麻辣咸鲜,嚼起来绵香糍实的特点,赢得越来越多“好吃嘴”们的青睐。随着气温逐步上升,四川冷淡杯生意开始红火,冷吃兔会成为喜好夜啤酒川人的餐桌美味,也是外卖点餐和家庭聚餐自制的热点菜品。但在尽情享受兔肉美食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食品安全,科学健康饮食消费,主动防范食源性疾病发生,做到既享受安全放心的美味食品,又开开心心的安逸生活。在此,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冷吃兔消费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消费购买有讲究

(一)慎选就餐场所。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如需享用冷吃兔美味,应选择显眼处公示有效证照、就餐环境整洁干净、管理规范、卫生状况较佳的餐饮场所就餐,不在无证摊贩、无证大排档等场所就餐,就餐后一定要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如从网络购买成品,也要注意查看网店经营资质和生产企业情况,结合消费者的评论理性选择,并查看样品保质期和储存情况,留下购买凭据。

(二)理智选购外卖。冷吃兔是外卖平台的热销品,店家规模不一,产品种类也较多。选择时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安全相关证照,店家是否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证照图片是否清晰,不要从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者许可证模糊不清、信息或者地址不相符的店家订餐;朋友圈兜售、宣称传统自制等无证照的“微商”风险很大,切勿贪图便宜。要正确把握冷吃兔储存运输的有关注意事项,尽可能选择近距离的经营单位(或店家)订购、尽量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冷吃兔餐食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是否有被开启的痕迹、食物是否被污染等;观察冷吃兔是否新鲜,是否有无变质或异味等现象,并及时食用,勿长时间存放。正确认知非预包装食品利弊,把握时间、温度、环境等关键要素,如是散装熟食,最好在24小时内吃完;如有剩余,要及时冷藏冰箱内,冷藏时最好用保鲜膜包好,冷藏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二、加工自制有学问

(一)合法加工销售。随着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升级,越来越追求多元化,尤其后疫情时代,零嘴零食消费场景也会发生变化,冷吃兔产业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餐饮或外卖,也快速兴起。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生产经营者,不仅需要获取生产经营相关许可,还要从正规途径购买安全食材,不腐败,不变质;要控制好加工过程、卫生环境等关键点,依据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注意储存运输条件;网络外卖要确保有证经营,注意加工储存环境,控制加工量,严格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烹饪加工,强化加工、送餐人员的规范管理,提倡食安封签管理。

(二)安全自制食品。家庭加工制作冷吃兔时,要注意清洁卫生,食量要适量;食材要洗净,要注意水池、刀具、抹布、容器等清洁卫生,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加热烹制要炒熟煮透,要现吃现做;要尽量少油低盐,保持清淡饮食习惯。

三、维护权利有途径

(一)保障权益靠自己。春夏季节,气温逐渐升高,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消费者一定要树立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安全消费的理念,冷吃兔虽美味,可不能贪吃。当您消费后身体出现不适状况时,应及时就医。遇有危害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应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请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也可直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及时反映情况,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二)宣传引导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围绕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安全可靠的目标,通过多种有效载体和手段,不失时机地向公众宣讲冷吃兔消费常识,宣讲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引导公众购买正规产品,勿贪占便宜图方便,正确认知风险,科学理性消费。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注意向食品生产经营者讲清网络销售的法定条件、违规违法经销的责任风险等,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觉生产经营安全放心冷吃兔,切实当好维护公众“舌尖安全”的守护神。

起草: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余晓琴

审核: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处

责任编辑:admin

最新资讯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