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眉山首例——拇指再造术获得成功

来源:眉山中医院 作者:邬瑜婷 发布时间:2025-02-11 11:46:47

一个人的拇指断了,还能重新长出来吗?近日,眉山市中医医院完成了全市首例极其复杂的手术——拇指再造术。重塑患者的断指,让它有血有肉地“长”出来。

患者周先生在工作时,使用机器时发生意外,导致右手拇指遭到毁灭性创伤,被紧急送往眉山市中医医院就诊。因拇指毁损严重,上肢科专科医生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对创口处进行了清创残端修整。

尽管清创手术很顺利,但周先生却日渐消沉。人的大拇指承担着手部约50%的功能,如抓、捏、握等精细动作。右手拇指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我知道有点不可能,但真的想让拇指恢复外形和力量,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复查时,情绪低落的周先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

可能吗?眉山市中医医院骨科六病区主任彭如辉再三思索后,告诉患者,确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恢复拇指的外观和功能,但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做吧,相信你们,我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周先生和家属慎重考虑后,决定进行“拇指再造术”(患肢为Ⅲ度缺损,基本达到拇指再造条件)。

1739245632310.png

收到患者需求后,骨科六团队也将手术提上日程。因手术极其复杂,科室为此进行了数次周密讨论,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取患者足趾,“移花接木”代拇指再造,重建手部活动功能。

“移花接木”光看文字简单,但实际有三难:一难。切口设计:先“雕”肉身。这需要对移植区进行切口设计,确保再造的拇指尽可能接近正常的拇指。包括对切口的形状、大小反复琢磨,最后完美缝合。二难。血管、神经的吻合:光有肉身还不够,得注入灵魂。手术中需要在显微镜下将移植的皮瓣与患者原生血管和神经进行精准吻合。这可是一个精细活儿,血管的通畅是拇指成活的关键,吻合的失败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三难。恢复手指功能:完成塑形后要能动。重建的拇指不能中看不中用,需要恢复对掌、对指等功能。这要求医生成为细节控的同时,还得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创新能力。

手术当日,主刀医生彭如辉在成员的配合下,手持精细的器械,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微米。缝合移植皮瓣与原生血管、神经时,纤细的针线在千丝万缕中穿过,找到目标后,将比发丝还细的血管壁,与移植皮瓣精准连接,确保血流畅通无阻。神经吻合更是挑战医生的耐心与技术,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将断裂的神经一点点拼接、修复,力求恢复手部的感知功能。

就这样,在团队成员紧密无间的配合下,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了这三道难关,成功完成拇指再造术,历经艰险取得 “真经”!

术后,护理团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护理工作中,时刻关注着周先生的恢复情况,精心照料,不敢有丝毫懈怠。功夫不负有心人,现阶段周先生再造拇指的血运良好,完全存活。目前可进行抓握、对指、屈伸等活动,手部精细活动及力量在进一步恢复中。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