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动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

来源: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胡保军 发布时间:2021-10-18 22:48:52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探索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工作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实效性,以“三化”促“三性”,深入推进基层院建设,为龙马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以“三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工作能动性。

履行好新时代检察职责,始终坚持把落脚点放在抓好基层院建设上来,激发内生能动性,以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制度促管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把建章立制作为规范化的治本之策,突出“当下改”,注重“长久立”,切实做好相关制度的立改废。立足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制定《龙马潭区检察院规章制度汇编》,做到机关管理科学有序,管理制度条目齐全,业务制度流程清晰,实现管理规范化。二是细化标准强业务。认真落实司法责任制,出台《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检察官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案件管理规定》《网上业务流程监管实施细则》等办案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办案流程,确保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地落实。按照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的检察运行机制要求,抓住“关键少数”,院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办案。三是重信息化建设提效率。突出信息化建设,注重安全保障,满足办公办案需求。调整优化办公区,做好多功能办公室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为远程提讯、远程接访等办案工作提供便利。积极思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检察工作效率。

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高质量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职责使命,始终坚持凝聚全院共识,形成上下联动、群策群力谋发展格局。一是树立鲜明政策导向,激发干警拼搏性。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市院党组提出的树立鲜明工作导向、问题导向和用人导向工作要求。强化目标引领,通过完善一系列激励机制,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进一步激励干警干事创业,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和干警有平台,得到组织的认可,充分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二是推进办案模式精细化管理,调动办案积极性。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实施包括院领导在内“全院大轮案”与检察长指定交办相结合办案模式,所有员额检察官均轮案办理刑事案件。三是构建科学化业绩考评体系,提升工作获得感。要实现基层院工作跨越式发展、提挡升级,抓住“绩效考核”这个牛鼻子是关键。充分发挥目标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分管院领导、部门负责人、每名干警绩效考核与检察官等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促使干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执行力。改变单纯以所在部门评价为标准的传统评价和考核模式,探索“一人多岗”综合性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全方位衡量干警工作量、工作质效,让干警每一项工作均可感、可知、可评,全面提升干警工作获得感。四是强化分类管理,调动辅检人员积极性。始终坚持“进了检察门,就是检察人”,采取多项措施关心聘用人员,切实增强其归属感、融入感。强化聘用人员业务培育,有针对性开展庭审记录、公文写作、计算机技术、新媒体制作等培训,促其综合素能、工作积极性提升。

以“三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提升工作实效性。

确定“以小院谋大作为”的总体工作目标,始终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质效。把党建作为引领基层院建设的突破口,以五星级标准化党组织为目标,开展“九九同心”党建品牌创建。二是坚持品牌创建,推动创新发展。深入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部门一品牌”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叫得响、有影响、上档次的龙马潭特色品牌。如充分发挥派驻自贸区检察室、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延伸服务触角,探索建立川南临港片区自贸检察特派员机制,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治保障,努力打造具有龙马潭特色的自贸检察品牌。三是坚持素能提升,打造过硬队伍。始终坚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理念,提升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战斗力。注重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对老中青、各类编制人员分类施策,各有侧重。通过开展“龙检青年论坛”、青年互助计划、青年上讲台、龙检夜校等活动最大限度提升青年干警素能;又如针对新类型案件多等特点,制定精细化培训方案,建立青蓝结对双导师制度,让业务骨干、资深检察官与青年干警结对互为导师。业务骨干、资深检察官讲授办案经验,青年干警讲授前沿知识,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办理新类型案件能力水平。开展“龙检之星—身边的榜样”评选,以身边先进典型激励干警见贤思齐、争先创优。

(胡保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