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 宝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凤凰涅槃”

来源:宝兴县政法委 作者:王磊 发布时间:2021-01-04 10:12:4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矛盾调解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应追求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这不仅需要从社会综合治理的整体框架下重新审视矛盾调解工作以及“矛调中心”的功能与定位,而且要重新梳理“矛调中心”的工作流程与机制,提升其运行效率,优化其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一、建构多层次“矛调中心”阵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其要义就是要跳出矛盾调解具体工作本身,从建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视角审视矛盾调解工作,将其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整体性部署。

    宝兴县政法委在完雅安市政法委下达的“1+7”目标基础上延伸“矛调中心”基层阵地建设,将7个乡(镇)、38个村的军人服务站,7个乡(镇)的中心交通站点、快递包裹分发点、乡(村)经济合作社,整合串联成“矛调中心”的基层阵地,形成县乡村三级建设,“点、线、面”结合的整体布局,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就能有地方解决烦心事。同时,在灵关工业园区建立“矛调中心”贴身服务工业园区建设需求。在灵关镇灵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居民“互助站”,通过“众筹、众议、众行、众享”的方式在居民家门口搭建了一个由小区居民自己组成的就近协商事务、解决纠纷、组织活动的平台。“互助站”以“家人治家”为理念,让“家人”在“家事”管理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使社区在新的层次上重回“熟人社会”,建构充满生机而又高效的社会治理综合体。在跷碛乡嘎日村达瓦更扎景区,打造“云端上的(藏汉)双语调解室”、“马背上的双语调解员”,让“矛调中心”走上云端、让调解员走进景区,建构景区旅游预防和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云端上的调解室”建设以来,受理涉旅矛盾纠纷20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件,涉及150人,有效遏制群体性纠纷2件,挽回游客经济损失50余万元。在宝兴县大溪乡依托“矛调中心”平台,创新探索“1134信访代理”工作机制,发挥“信访代办员”第一时间感知、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化解调处,2020年1—10月份,“信访代办员”录入“矛调中心”平台的多元矛盾纠纷1115件,化解1115件,化解成功率100%,解决了在基层末端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多种渠道分流疏解矛盾体

“矛调中心”被赋予了群众信访和矛盾化解“终点站”的定位,对中心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一站式接收,一窗受理,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等多条联动机制。

宝兴县政法委负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工作的同时,统计全县2020年1—10月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盾类别,咨询政策类占总人数的83.7%、仲裁占比6.2%、诉讼占比4.3%、信访占比3.2%。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很多群众到“矛调中心”的目的并不是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如果“矛调”与“非矛调”的事务都引向无差别受理窗口,很可能会导致其超负荷运行,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滋生更多的矛盾纠纷。

为了提升中心的运行效率、避免矛盾纠纷的堆积与再生,宝兴县“矛调中心”将多元化的矛盾进行“四色”分类研判:一般性矛盾定为黄色,由网格员、基层治理专干进行调处;矛盾热点较低的定为蓝色,由政法委员、专职调解员进行调处;矛盾风险较大的定为橙色, 由乡(镇)“矛调中心”组成工作队进行调处;矛盾风险重大的定为红色,由县级“矛调中心”组成工作组进行调处,建构了矛盾纠纷的分类疏解闭环。同时在乡(镇)、村、社区推出矛调“网格驿站”发挥网格员信息灵、“人头熟”的特点,助推小微矛盾就地解决。

大力开展“预约调解”宣传,将各类调解员和信访代办员联系方式进行公开,鼓励群众“预约点单、矛调中心派单”上门调解服务,实现“群众闹心事家里就能调”。开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线上调解”。依托“车载流动医院”搭载心理咨询服务队、专业类调解员,推进“流动调解”“巡回调解”。针对“矛调中心”的到访群众,工作人员根据他们的诉求性质,将事件分流至各业务专班进行窗口帮办、全程代办等亲情服务将办事等候区改造为百姓“会客厅”,营造出“家庭式”等候氛围,并播放宣传片、调解视频,以案释法,工作人员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不少来访人员通过上述环节对所涉事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自我化解矛盾纠纷

三、优化“矛调中心”纠纷调解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通常有分散特征,解决矛盾纠纷同样不宜“聚”,即单中心或集中化,而应分流和协同。

一是通过社会治理重心前移和下移将矛盾消解在源头,实现“源头治理和防范”“矛调中心”定位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载体通过“矛调中心”的运行实现“治标”,抑制矛盾纠纷的扩大与扩散;依托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二是建设多元主体参与体系。“矛调中心”遵照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逻辑,做到各方“有责、尽责、享有”,全面完善县乡两级“矛调中心”建设,成立了各类专业性调委会12个、登记备案人民调解组织77个、294名,统筹调度布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制定了《宝兴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施方案》,落实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非诉解纷方式司法效力保障制度,开展矛盾化解工作,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案件28件,司法确认28件。当事人不再提起诉讼的案件15件,主动撤回起诉的案件29件。同时“坚持因地制宜,避免整齐划一,既要设定规定动作,也要允许自选动作。凸显居(村)民自治的特色,更多地依靠居民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来化解矛盾,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三是建设大数据平台,助推“矛调中心”智治。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与矛盾调解效率的提升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天网”、“雪亮”、“慧眼”工程,推进智慧社区、智能乡(镇)建设,“矛调中心”开发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数据库,为推动风险提前预防化解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做到了“问题早发现、矛盾早解决”

四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有效支撑“矛调中心”工作。建设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聘请有能力、有意愿的社会成员担任民间调解员,大力激发和支持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承担起公共责任。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将各类组织参与调解的情况纳入等级评估,进入“六无”社区、“六无”村庄绩效考核和政府购买服务条件范围,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宝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磊


责任编辑:王菡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