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彝区实践——峨边建设全省民族地区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

来源: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 作者:葛盛强 卢光军 发布时间:2025-02-13 10:06:59

“全面展示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彝区的生动实践。”在新林镇茗新村,讲解员正在向来自浙江的客人介绍。

1739412483995.png

作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于2024年7月1日建成,省市领导先后10余批次莅临指导,县内外干部群众参观学习20余批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峨边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峨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新实践成果。

1739412577339.png

实践中心辐射: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作为全省首个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建设的思路是“1+3+N”:1是指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3是指3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峨边彝族自治县卫健局、人民医院、中医医院;N是全县多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点。

实践中心以“百年砺就”“伟大创造”“制度自信”“人大大事记”“生动实践”“代表之家”六个主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程,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峨边的生动实践。

实践中心既是理论学习中心,在这里可以学习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知识;又是成果展示中心,通过“乡村振兴的茗新实践”,充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果;更是经验交流中心,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充电提升。

1739412645706.jpg

实践基地示范: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成效

峨边探索医疗卫生系统基地建设和代表履职的实践之路,示范带动各行业各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要示范民生实事的实施情况,2024年县级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5件,其中医疗卫生1件,投资500万元,建设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配置创伤急救中心10个急救点的除颤仪;建设中医医院骨科、眼耳鼻喉科和输血科,配备手术器械和设施设备。

实践基地要示范民主实践的载体,峨边彝族自治县卫健局发布了年度卫健系统全过程人民民主重点活动清单,探索民生事项和评先评优“三级推评”、专科建设和人才聘用打分“三三制”、优质服务“四法”等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创新“献一计、说一事、微一话”民意收集平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医疗单位落地生根。

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启动了以自治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牵头的两个医共体建设。自治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通过验收,推动卫健系统迭代升级,自治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专科联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效。

1739412726498.png

人大代表助力:树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形象

为确保卫健系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面实践,峨边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繁荣发展。

紧扣“群众困难我解决”“乡村振兴我出力”“民生实事我监督”“基层治理我参与”四个主题,峨边各级人大代表854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峨边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走访群众4451人次、企业98家,为群众办实事3192件、其中与医疗卫生相关75件。

峨边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收集建议意见630条,转化为有效建议意见并办结67 件,其中医疗卫生类8件(重点督办1件),解决了精神科建设、妇幼保健院财政投入、党政事业人员本地体检、村级卫生人员管理等医疗卫生事业相关问题。

卫健系统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空中天使”刘素琴万米高空救人,获评全国见义勇为勇士,被推选为自治县妇联副主席。市人大代表马燕妮带领21名乡镇卫生执法协管员,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实现了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的公平、有效、透明,充分展示出医护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双重风采。

峨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获得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认为实践中心“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丰富和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乐山的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彝区实践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