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作为四川省蔬菜种植大县,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保供基地,被誉为“中国西部菜都”。而坐落于彭州市濛阳街道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全国性蔬菜集散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国家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其蔬果年交易量达到800万吨,交易额600亿元,辐射西南、西北、华北等区域,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保供稳价、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农产品市场交易主体数量日益增加、交易形态变化以及农产品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涉及农产品的买卖、仓储、运输、加工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也呈现数量增多、类型多样化、涉及领域广泛、对抗性增强等特点,为快速响应、有效调解市场纠纷,保障农产品流转畅通,更好维护农产品供应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彭州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 过“1+N+X”构建涉农纠纷“金字塔”解纷路径,将全链条式纠纷解决机制嵌入到市场,护航农业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1个解纷中枢,打造塔尖:核心主导解纷航向
齐心协力建平台。立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农产品大型市场、产业园区纠纷难点、痛点、堵点,2024年4月,彭州市司法局设立市级层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彭州市涉农产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涉农调委会),搭建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主任,西部菜都社会治理中心、市司法局等12个单位以及蔬果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涉农纠纷化解的总体部署、政策指引和重大纠纷的协调指导。进一步将政法领域、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各方的行业资源和职能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并明确“6+12”项职责+制度清单,构建了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有效推动、督促落实、共建共治的“菜篮子”护稳大格局,形成农产品领域物流运输、市场交易等各类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了农产品领域的治理水平和纠纷解决能力。
纠纷破解向前置。依附于建立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的西部菜都社会治理中心,涉农调委会将主阵地前移到纠纷治理“第一现场”,并由涉农调委会各成员单位派出联络员进驻到治理中心,联合治理中心建立信息沟通、联席会议、纠纷信息收集等工作衔接机制,实现一线纠纷治理和部门业务指导的双向反馈渠道对于收集、识别、反馈的重大疑难纠纷,根据一级响应机制,由涉农调委会主任召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按照“集体研判施策、制定化解方案、各方联动调处、持续跟进督促、事后复盘分析”重大纠纷处置流程,通过靠前驻点、统筹调度、督导化解,整体实现对涉农产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纠纷的全面、高效处理。
解纷资源扩外延。彭州作为成都国际陆港辅港所在区域,拥有东南亚水果进口一体化产销供应链,涉及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呈现出发展迅速、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为更好应对农产品外贸纠纷,彭州市涉农调委会着力构建全方位的专业调解体系,探索涉外领域纠纷调解合作路径,与青年企业家商会、福建商会调解委员会建立纠纷化解对接机制,与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效运用商会调解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协调能力,发挥涉外商事调解的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为彭州市涉农产品领域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建立储备丰富多元的调解资源库。
N 类协同方阵,筑牢塔身:多元强固解纷核心
“一站解纷”立体系。彭州市构建涉农产品纠纷“一站式”解纷体系,将公共法律服务站、仲裁庭、“蔬香法庭”等工作实体嵌入西部菜都社会治理中心,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解纷力量利用“微网实格”、法律服务诉讼服务等资源,实现涉农产品纠纷诉求受理、信息汇总分流调处、调解增效(司法确认+赋强公证)、仲裁、诉讼、心理疏导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形成“调解 +N”集约式解纷公式,促进解纷过程中信息的快速流通和程序的顺畅衔接,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减少了因纠纷化解梗阻带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损失等损耗。2024年4月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某劳务公司因拖欠民工工资20余万元,导致30多名民工聚集讨薪。依托“一站式”解纷机制,涉农调委会、司法所、派出所等迅速响应,进行联合调处用3个小时快速化解纠纷,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发展。
“四级联调”定路线。综合考虑所涉范围、争议体量、法律关系等因素评估纠纷复杂程度,将涉农产品纠纷依照'简单纠纷现场调、一般纠纷专职调、复杂纠纷联合调、疑难纠纷专案调”的四级联调路线图,实现纠纷的层级筛选和有序流转,从而确保纠纷能够被引导至最为适宜的调解层级,有效防止纠纷积压现象的发生。2024年2月,异地客商刘某某从海南购买了一批价值8.3万元的火龙果,委托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商户张某某代卖,其间双方因代卖价格仓储管理等问题发生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争议较大,在现场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为避免矛盾升级,涉农调委会调解员迅速将纠纷导流至二级专职调解模式,召集专职调解员、驻点律师进行专业调处,通过厘清事实、明法析理,于纠纷受理次日化解了双方纠纷。
“专业智囊”促调和。配备2名专职调解员、14名兼职(特邀)调解员,涵盖了乡贤、专属网格员、仲裁员、市场监管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各领域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纠纷类型的差异,建立了买卖纠纷、运输纠纷、劳资纠纷、综合纠纷四个专业调解团队,从而实现了专业调解力量与纠纷类型的精准匹配。同时,为了持续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了“一月一主题”人才赋能机制,每个月设定不同的专题方向,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享、研讨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邀请各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到调解委员会授课,不断更新调解队伍综合知识储备、提升实践技巧。通过专业调解团队的努力,涉农调委会成功化解纠纷1532件,调处成功率达 98%。
X种辅助要素,夯实塔基:立体强化解纷助力
纠纷感知促预警。涉农产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加强矛盾纠纷的深度排查工作,通过线下走访、行业协会报告、“12345”热线反馈、“110”警情流转等多重渠道搭建信息收集载体,按照“定期+不定期”“日常+专项”相结合的排查机制,以网格员每日巡逻排查为基础频率,确保对常见的纠纷隐患的持续监控。同时根据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市场突发变化以及政策调整等情况,对农产品市场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排查,保证纠纷隐患排查既有连贯性,又能及时应对新问题,为提前防控风险提供依据。
科技赋能注动力。延伸涉农产品智慧解纷场景,以“微网实格”线上治理平台为核心枢纽,接入“蓉e报”、市场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智慧终端,通过“微网实格”线上治理平台与多种智慧终端的协同运作,为纠纷处理提供快捷的上报渠道、直观的依据和丰富的信息维度,形成了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网络,完善了矛盾纠纷受理录人、分流转办、限时办结、预测预警等线上流程,建立起贯穿线上线下纠纷排查、报告、反馈、处理的工作闭环。
法律服务强供给。以西部菜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能量站”,充分发挥其法律咨询、调解服务、公证办理等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功能,为涉农产品解纷工作筑牢坚实的法律后盾。通过现场受理、预约服务、引导办理等方式,在纠纷化解中接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赋强等法律服务;同时在涉农调委会匹配24小时自助法律超市,打破时间限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纠纷化解途径查询、法律文书模板下载等智能服务,全方位、全时段地为涉农产品纠纷解决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