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到2024年,随着“基层减负”政策深入实施,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当下重点工作,抓实基层减负,就是减少形式主义产生,刹住歪风邪气,解决基层突出问题,激发基层活力动力。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需要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减负还需转变思想观念。一些地方和部门推动工作时,一张表格发下来,要求填上一堆附加表格,一些重点部门基层人员更被戏称“表哥”,这种“压力山大”的现象,将形式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本上来说就是思想认识、工作状态、机制运行方面出现了问题,才会逐步存在“层层加码”的情况产生。应从思想上时刻绷紧减负这根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错误的政绩观冒头,打通终端与末端壁垒,树立“减负增效”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减负问效还需责任精准。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推进,随着一个任务、一套人马、一岗多责等情况增多,权责分离问题必然随之出现,工作事务增多,必然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厘清权责关系,防止问责泛化,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的问题,问责问事更加精准,责任落实更加具体,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帮助基层人员解决工作中难点、堵点问题,破除基层人员后顾之忧。
减负还需优化方式方法。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基层工作负担存在差异,不能出现“一刀切”的情况产生。有些地方,为了减少会议数量,就“一会通开”拉长会议时间,为了减少文件量,就以通知形式安排部署,实则并未真正减负。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结合现实情况,精准施策,完善制度管理体系,正确把握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团队协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汤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