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际,隆昌市人民医院的700余名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新时代医者的敬业精神,铸成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捍卫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他们个个都是抗疫战线最可爱的人。
吴俊:隔离治疗区的主心骨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这个远离市区、条件简陋的隆昌市新冠肺炎义达传染病区,他只能靠一部手机,不断地接电话、打电话,了解疫情动态,联系业务需要,安排收治隔离观察病人等等。直到凌晨2:30,新病人曾某某入院安顿妥当后,他才疲惫地脱下白大褂。此时,东方天已发白。
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吴俊
他就是吴俊,隆昌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原副院长。从1月31日入驻义达传染病区——治疗区已经整整11天了。他的同事心疼地说:吴院长在这里没睡过一个好觉,没吃过两顿热饭,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同事关心备至,他是我们治疗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年近花甲的吴俊,本来已从医院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了,但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自愿到义达传染病区——治疗区担当重任。他说:作为一个历经了非典、禽流感和猪链球菌感染等疫情防治工作的老同志,对抗疫情,我有经验。现在灾难当前,正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就是应该挺身而出,为隆昌的平安尽我的绵薄之力。
义达传染病区是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修建的隔离病区,2009年禽流感疫情防控中也曾发光发热。但是此次新冠肺炎的疾病特点、防护要求与严重程度均与既往疫情不同,传染病区设备结构等也要根据需要做较大的整改。新春之际,面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院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隔离治疗病区整理后重新启用,并在2月1日开始收治医学观察病人。
开展工作初期,后勤保障工作还不完善,院区内没有电视,没有WiFi 。在工作上,他对医务人员严格要求,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1-7版标准,一次又一次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大家不能有半点马虎。
为了不给周围百姓造成恐慌,所有医护人员在休息时间也不能走出治疗区半步。在生活上,他对职工关怀备至,给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书,用以丰富难得的休息时间。工人送来盒饭时,他说一线人员更危险,更辛苦,总是让医务人员先吃,他替大家值守在工作岗位上。等大家吃完了,他才从工作中抽身出来,匆匆扒几口冷冰冰的盒饭,或者泡一碗方便面。
这个病区收入院的患者都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在没有确诊新冠肺炎之前,潜伏着极大的传染风险。为了被观察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需要争分夺秒地完成,吴俊作为这个病区的负责人,迎面千头万绪,事事亲力亲为,毫不懈怠。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以无言的身体力行证明“我是党员我带头”。
姚国容:隔离治疗区的坚守人
姚国容是内一病区呼吸感染科的一名有着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当疫情袭来之际,她积极向医院提交了上一线治疗患者的请战书,首批来到隆昌市新冠肺炎义达传染病区——治疗区。
1月29日,她和12名同事进入病区时,一切都还十分杂乱,为了尽快步入正轨,收住病人,迅速进入隔离治疗工作状态,她与有限的工人一起,除杂草、搞卫生、消毒环境等。少有干繁重体力劳动的她,累得腰酸腿疼。
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姚国容
2月1日,第一批医学隔离观察治疗的病人来了,姚国容就像一个战士,立即精神抖擞,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勇敢地走进隔离治疗区。刚开始,一个班定的是6个小时,加上准备和后续工作,至少要考虑8个小时禁食禁饮不上厕所。为了节约防护服和工作时间,她必须在进入隔离区上班前尽量减少进食少饮水,并且穿上纸尿裤。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和手套,一个班下来,她的脸颊、鼻翼、耳朵等处都被压出深深的印痕,双手也被捂的肿胀脱皮。
隔离治疗区内,患者都是一人一室,迄今为止,最多的时候收治有8个病人,其中还有一个一岁零八个月的患儿。在隔离区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难度,比一般病房大很多。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和护目镜,为病人监测血压、体温,遵照医嘱给病人送药治疗,采集病人血液、痰液标本,还要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以及隔离病区内的清洁打扫、消杀及隔离病房的调整等等。
面对个别患者的焦躁不安,她冒着极大的风险,耐心地去安抚病人情绪做心理疏导。十多天了,在这些高危、繁琐隔离区护理日常工作,她不厌其烦地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从没出现过任何错失。
从1月29日到2月10日,姚国容在隔离病区已连续工作13天,院方安排了少量医务人员来替换他们的工作,但她却表示自己还能继续坚持,并且为能够奋战一线感到骄傲和自豪。只是觉得愧对上高三女儿,正在高考前的关键时期,作为母亲却没有陪伴女儿身边。她相信女儿会理解的。
姚宁丰:隔离治疗区的老朋友
37岁的姚宁丰是义达治疗区的老朋友了。2009年年初,在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疫情期间,义达治疗区启用,收住了疑似或医学观察病人,她在这里坚守了10多天,直到疫情解除。
姚宁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00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到隆昌市人民医院工作后,先后到北京安贞医院、成都华西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进修学习,在隆昌市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了。
在隔离病区忙碌的姚宁丰(左一)医生
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之际,她作为具有抗疫经验的主治医生,主动争取到防治一线。2月7日终于如愿来到了义达治疗区。这里的工作,对于她来说,并不陌生,但干起来还是要付出很大努力,克服诸多困难。
最基本的就是少喝水、少吃饭,尽量减少或避免在隔离病区内上厕所。进入隔离病区之前,要脱去厚厚的羽绒服,只留一件毛衣,再严格按照流程穿上严不透气的防护服。姚宁丰感慨:只要一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心中就没有了任何恐惧和担心。那一刻,就感觉自己是一名战士,信心百倍地走进隔离病区,再走进隔离病房,零距离地去接触病人,仔细询问病情,认真检查体征,敏锐观察病人。然后才到办公室下医嘱,写病历。
就这样,6个小时下来,贴身的内衣早已被汗水浸湿,衣服脱下来之后,皮肤多处都出现过敏性斑疹。还有就是护目镜起雾,一般不到两个小时,便起雾了,无论雾气多重,都不能用手去擦一擦,不但感觉很难受,还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除了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还要克服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不是医院的后勤保障跟不上,而是我们舍不得离开隔离病区。”姚宁丰说:工人按正常吃饭时间送来盒饭,按照规定,我们可以在病区内的休息室吃饭,但为了节约防护用具,我们宁愿饿着肚子,也要等到下班换洗之后才吃饭。
只要进入了隔离治疗区,就不能外出了,就是休息,也只能在里面的休息区内。而且在短暂的休息期间,还要护送病人到市人民医院复查。从1月31日到2月10日,义达治疗区已经先后收入了8名患者,有5名已经排除新冠肺炎转入医院本部或出院。现在隔离病区内,只住着3名患者。姚宁丰希望所有的入住患者,都能尽早地从隔离病区出去,但愿疫情早日过去,但愿隔离病区再无一人。
姚宁丰的丈夫也是医院的医师,抗击疫情以来,各个科室都抽调了人员支援湖北、内江和义达治疗区,所以,丈夫所在的胃肠外科,也更加忙碌了,夜班也值得更勤了。2个年幼的儿子,都只能托付给老父老母照顾,只能在休息的时候和孩子视频一下,二宝一看见到妈妈就哭,姚医师也只能在手机上哄哄他两句,她把对孩子的牵挂深深的埋在心底,把满腔热忱投入到防控工作之中。
从1月29日开始,先后已经有20余名医务工作者来到这里,廖运秀、王运飞、郑显峰……,不用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只要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抗疫战争中的最美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叶礼萍 罗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