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疾控党员尖兵检测病毒提前三天判定“密接者”内江模式全省推广

来源:四川法制网 作者:高 琦 于雪岚 发布时间:2020-03-04 10:44:07

    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内江市疾控中心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勇争先,冲锋在前,认真履职,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构筑战疫坚强堡垒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市疾控中心党委快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防控卫生应急临时党支部,组建7支党员先锋队,团结带领中心全体成员站在站“疫”最前沿。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中心党委书记李静任组长,靠前指挥,一线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各支部党员纷纷递交请战书,自觉把抗击疫情作为锤炼党性、砥砺品质的实践课堂。

市应急处置工作组专家到基层督导工作

    ◎◎◎实施战疫有效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实施“1567”技术支撑,防控处置规范有序。通过成立1个市级应急处置工作组、派出5个技术指导组、组建6支应急机动队、统筹7个应急专业组,蹲点指导各县(市、区)流调、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采样、消毒等综合防控工作,及时了解基层情况,督促解决问题,确保疫情处置规范有序。

党委领导靠前指挥,实验室党员尖兵团队轮流24小时监测检测

    24小时不间断检(监)测,检验检测及时有效。市疾控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能力建设,及时购买2台核酸提取仪,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指导并督促各县(市、区)1小时内将样本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实验室轮流24小时开展检测工作,确保实验室收到标本后立即检测,第一时间出具报告,为现场疫情处置赢得时间。

    实施“一人一案一管理”,重点管控严密严实。组建疫情研判专家组,对病例实施“一人一案一管理”。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提前至发病日前三天,扩大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范围,确保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此举,全市及时发现2名无症状感染者。省应急指挥部发文将密切接触者判定提前三天的“内江模式”在全省推广。

    ◎◎◎战疫队伍冲在前沿

    承诺是终身的,使命是永恒的,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带头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疾控人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和标杆示范。

老专家坐阵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疫情制定防控措施

    76岁老专家再战疫情。1月29日,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已经76岁高龄的原内江市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罗永革同志来到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指挥部参战。作为流行病学专家,罗永革参加过非典疫情处置、具有丰富流行病学调查经验。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疫情研判组一起开展分析研判,制定防控措施,为疫情处置提出针对性意见。

    援彝干部主动请缨。市疾控中心派驻凉山州布拖县的援彝干部余世林,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回到工作岗位,开展数据分析、疫情研判、预警预测,严谨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数据准不准确,直接影响到对疫情的研判,对政府的决策也会有影响,我们绝不能打马虎。”

    流调监测严谨细致。健教支部书记王婉薇、疾病支部余华作为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骨干精英,主动请缨,率领流调队伍深入隔离区,与病例面对面开展现场流调。根据调查的病例活动轨迹和范围,开展密切接触者搜索、集中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多找到一个密切接触者就会减少很多病例的发生。我们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流调过程必须要细致,每一个小细节都至关重要。”

检验检测党员尖兵鏖战通宵

    检验检测加班加点。作为卫生支部的一名年轻党员,杨润冲锋在前。几个月前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本想回老家陪妈妈好好过一个春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停下回乡的脚步,主动承担起大部分的样品检测,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我们科室每位同志都这样工作,我们都希望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多出一份力。”

    党旗指引战疫路,疫情不退我不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市疾控中心党委和全体党员干部毅然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沉着应战,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让党徽闪耀在疫情防控一线。(于雪岚 四川法制网 高 琦)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