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学习雷锋好榜样|愿为海棠化春雨 泽润寒门唤新生

来源:乐山市检察院 作者:朱明友 陈杨 发布时间:2020-03-06 09:11:14

学习雷锋好榜样,愿为海棠化春雨,泽润寒门唤新生,她叫廖械惠,是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一名女检花,一个温柔善良的好女人,她的丈夫李荣是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级法官。2016年10月,在家庭、事业稳定后,夫妻二人开始在乐山一中资助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困难的学生。考虑到个人力量单薄,2017年6月,夫妻二人号召身边同事、同学、朋友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于2017年8月18日在乐山市民政局登记成立了“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协会成立两年多,已资助困难学生77人,交付助学资金28.0359万元。

mmexport1583457326294.jpg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浩劫席卷中国,如今更是肆虐全球,物资告急!不断刷新的数据,抗疫物资紧缺频频告急的求助,时刻牵动着人心。廖械惠心急如焚,她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发起捐款支援武汉重灾区,是乐山市检察院里最温暖的那一抹“检察蓝”。

在多名检察同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下,先后于1月28日、2月10日分别募集到23109元、34159元,转账捐赠到武汉市慈善总会。她说:“我们没有紧缺抗疫物资可捐,捐款也不算多,因为捐款的同志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并不宽裕,但我们想要以这样的行动与武汉重灾区同胞并肩战斗”。在这个寒冬,每一份微小的力量都将照亮黎明前的黑暗,因为有爱,春天一定会来!

贫寒不能阻挡求学,她只想把爱传递

廖械惠出生于金口河区一个贫寒的山区农民家庭,严重困难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她的学业造成了重大影响,最终无缘向往的大学校园。然而,艰辛的成长经历也磨砺了她坚韧、善良、向上的品质。后来她通过努力取得了专科学历,又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努力争取本科学历,于2017年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乐山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她的丈夫李荣也是出生于犍为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放牛割草、插秧打谷等农活伴随其童年生活学习直至高中毕业。后来他们通过努力考学,都在政法系统工作。

mmexport1583457291113.jpg

艰难困苦的成长历程让廖械惠、李荣夫妻深切体会了寒门子弟求学成长的不易,也深刻感受到社会关爱对一个寒门学子健康成长、形成优秀品质来说至关重要。2016年下半年,李荣、廖械惠夫妻在事业和家庭稳定后,逐渐萌发了回报社会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资助贫困学生来传递众多老师、同事、朋友、领导们对他们的关爱帮助,减轻他们的经济困扰,扶助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促进他们形成胸怀大爱的优秀品质。但李荣、廖械惠夫妻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既要照顾双方父母,又要抚育两个年幼的孩子。因此,夫妻二人量力而行,在乐山一中先行资助一名学习成绩优异而家庭特别困难的峨边彝族学生,每学年资助2400元,直至高中毕业。虽然资助的学生只有一名,给予的助学金也不多,但这已是李荣、廖械惠力所能及的了。

炙热的爱心让大家聚在一起,爱会一直延续

在第一次到乐山一中表达助学意愿时,看到学校拿出的一长串困难学生名单,李荣、廖械惠夫妻深深感受到了个人力量的单薄和无力。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李荣、廖械惠夫妻认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为了拓宽资助范围、加大帮扶力度,夫妻二人想,若是能够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成立一个助学协会,大家都参与到这项公益助学事业中来,将会有更多家庭困难而努力向上的优秀学子不会再因为经济困难而发愁,从而影响学业。

mmexport1583457286051.jpg

想到就做、做就做好!2017年6月,廖械惠夫妻在微信朋友圈共同发出了关于成立“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的倡议文章,一时反响强烈,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们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对他们已经进行的助学善举表示钦佩。对倡议文章中提到的“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很富有之后才去做!”,大家特别感动,给予了极大支持。在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2017年8月18日,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经乐山市民政局核准登记成立。

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纯公益民间社会团体,致力为乐山市辖区内高中阶段品学兼优、好学上进的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改善其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其成才报国。同时,协会还为协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乐山市辖区内小学至大学阶段的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助学”协调对接。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协会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所有人员均不在协会领取任何报酬,不报销与助学无关的费用,协会同志平时走访考察、慰问困难学生以及组织相关活动的所有费用都是另外筹集,绝不动用协会的助学资金。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将爱心助学款最大限度地用到困难学生的助学上。公开透明的助学善举使协会不断地获得社会认可,越来越多的乐山检察系统同志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这个爱心集体。目前,协会共有120名会员。此外,还有部分乐山本地及成都、内江、北京、重庆、上海、福建、香港等外地非会员爱心人士积极关心协会发展,支持乐山寒门学子的成长。协会会员及关心支持协会的非会员爱心人士绝大多数是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但大家都有一颗炙热的爱心,甘于奉献。

mmexport1583457296509.jpg

协会成立以来,李荣、廖械惠夫妻与协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一道,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奔波于各学校及各困难学生家庭之间,实地走访考察困难学生具体情况,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将大家的爱心真正落到实处。从2017年8月18日成立至今,短短两年多时间,通过协会直接资助、协调对接“一对一助学”,已资助77名困难学生,交付助学资金28.0359万元。其中,资助乐山一中9名困难学生、井研中学2名困难学生、犍为一中2名困难学生、沐川中学1名困难学生,每生每学年2400元,共4.08万元;协调对接协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助学”,实现对乐山一中12名困难学生、犍为一中1名困难学生、马边中学3名困难学生、乐山五中1名困难学生、五通佑君中学1名困难学生、峨边新场中学1名困难学生、金口河延风中学1名困难学生、市中区关庙小学1名困难学生、犍为同兴小学1名困难学生、峨边新场小学1名困难学生、沐川县武胜乡罗沟村1名困难学生、五通桥区西坝小学1名困难学生等25名学生的“一对一助学”,交付助学资金11.28万元;2018年10月,协会向乐山一中1名身患急性肾衰竭的困难学生紧急捐助医疗救助金2400元,并号召协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帮扶。此外,2017年11月,协会积极收集旧衣,协调上海坪洲油脂有限公司捐赠过冬棉被各一批,向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羊子岩村开展送温暖活动;2018年至2019年初,协会多次组织协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自筹资金走访慰问困难学生,交付慰问金3200元。2018年,大家的爱心付出取得了初步成效,在2名高中毕业的受助学生中,一人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另一人考上了四川大学。其中一名学生还提出将其暑期做短期家教所挣1200元捐赠给协会,以帮助更困难的学弟学妹。协会婉拒了她的捐赠,但她的这一举动,让协会同志们无比感动,大家真切看到了协会助学教育的成功!


愿为海棠化春雨,泽润寒门唤新生


海棠花是乐山的市花,它娇艳高贵,热情似火,像廖械惠、李荣夫妻的品行,更是助学协会的象征。“愿为海棠化春雨,泽润寒门唤新生!”助学并不是他们一时冲动,也不是为博名利。他们也怕招来闲言碎语,怕被别人认为是沽名钓誉,怕被说“你们自己都困难,还去学人家助学,图什么啊?”他们图什么呢?他们图的是将自己感受到的社会关爱传递出去;图的是帮助那些身处逆境仍奋发向上的寒门学子们健康成长;图的是带动这个社会多一些爱心正能量!从决定助学时起,他们就坚定了助学信念;从资助第一个困难学生时起,他们就好了坚持到底的思想准备;从倡议成立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时起,他们就决定了要率先垂范!

mmexport1583457321061.jpg

廖械惠、李荣夫妻介绍说,关心支持协会的每一位同志都拥有一颗炙热的爱心,是一朵朵美丽的海棠花,愿意化为春雨泽润这些优秀的寒门子弟,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将更多热心公益助学事业的爱心人士团结到美丽的海棠花旗帜之下,为更多身处逆境仍奋发向上的优秀寒门学子保驾护航,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唤启他们崭新的人生!今后协会将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取得新发展:加大对爱心助学突出的典型事迹宣传力度,肯定爱心行为,充分发挥爱心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爱心力量投入到爱心助学公益;多组织走访活动,加强对寒门学子的资助力度,熏陶爱心家庭下一代的品德,传承爱心;不断创新举措,丰富助学形式,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感受社会关爱;保持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并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多给予支持。相信通过众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乐山市海棠花励志助学协会将成为乐山一面鲜艳的旗帜,惠及更多的优秀寒门学子!

大爱无疆,这位美丽多情善良的女检花,为贫困孩子撑起了希望的蓝天!她是我们当代检察系统的活雷锋!(朱明友 陈杨)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