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川渝世界文化遗产检察保护协作会暨中小石窟寺保护专项监督启动仪式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峨眉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刚受邀参加,并就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作经验交流发言。
联合开展课题研究
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数据屏障
与四川大学、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合作,组建由大学教授、法学博士、文物保护专家、一线干警构成的课题组,联合开展《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 构建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屏障》法治实践创新课题研究。系统廓清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遗代表项目以及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的数量、现状等,为开展检察司法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整合内外部力量
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办案队伍屏障
对内成立办案团队。组建以“员额检察官+技术人员+司法警察”为主要成员的“益·峨眉”文旅检察官办案团队,对涉景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实行“四检合一”融合办理。对外借力借智。与景区管委会、市文旅部门加强协作,在峨眉山低山黄湾游客中心、中山万年寺、高山金顶片区分设3个联络点,聘请38名文物网格员兼任公益诉讼观察员,搭建“益·峨眉”随手拍扫码举报平台。同时,聘请1名文物保护专家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案件办理。
融合四大检察职能
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高质效办案屏障
一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协同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办理了1件盗掘清代古墓葬案。通过联席会商,推动文保局制定了《峨眉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完成了14处古建筑三维数字扫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监督推动市文旅局投入100余万元建成“智慧广电+文物综合监管治理项目”。该案被最高检第八检察厅采用为典型案例,并被检察日报报道。
二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针对市域内“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开展检察公益保护,督促相关单位查处违法建房,对破损及违规改变原貌的建筑进行专业维护、修缮、还原,并将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三是加强文物古迹消防安全保护。与峨眉山景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会签《消防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机制的意见》。针对19处古建筑存在消防器材配备不全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并建成文物古建筑智慧用电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联合开展景区森林消防安全专项监督活动,推动相关部门对涉及122处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并投入138万元在峨眉山景区安装小微火源监测监控设备等。
聚合博物馆优势资源
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治教育屏障
与峨眉山博物馆加强协作,在文物和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法治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立体式合作,共同打造全省首个检馆共建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等20余项奖项。今年5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开展“检察官的博物馆奇妙日·云游峨眉山博物馆”全网特别直播活动,当天各平台播放量达70余万次,全面展示了“益·峨眉”文旅检察官用法治力量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检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