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金牛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培松带队,金牛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国新、副主任委员刘清鲁,委员文华、袁明华、肖行健一行对金牛区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视察。金牛生态环境局、营门口街道、沙河源街道主要及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首先视察组一行来到营门口街道区控空气质量监测站,对金牛区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了解。该站配置有PM2.5、PM10、NO2、O3自动监测仪,能完成空气质量四参数的常规监测,可实时掌握街道空气质量状况。
目前,金牛区建有1个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省控站)、1个市控站,13个区控站,44个微站,实现全区各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覆盖。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预警预报,为金牛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019年,金牛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5天,排名中心城区第一,同比增加47天,增幅排全市第一。PM2.5年均浓度39.7微克/立方米,排名五城区第一,同比下降17.5%,降幅排中心城区第一,全年未发生重污染天气,区域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创下近年来最好成绩。
随后视察组一行来到沙河源街道府河高桥点位,现场查看了饮用水源应急物资储备库、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
应急物资储备库常备有活性炭、吸油毡、围油栏和消油剂等应急物资,能确保及时处置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同时,坚持每年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联合演练,着力提升饮用水源地应急处置能力。
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可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汞、砷、石油类等20项指标进行在线监测,实现超标自动报警,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2019年,全区3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地表水Ⅱ类,排全市第一,刘家碾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钟培松同志现场查看和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后,对金牛区近年来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对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三点希望:
继续加力加劲。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紧盯短板和不足,通过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持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全区各部门和街道要紧密配合、积极协作,形成污染防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注重探索创新。要加强对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推动生态价值高质量转换,服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