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五“子”同行治特权

来源: 作者:杜凌宇 杨晓东 发布时间:2022-08-16 14:18:46

依法行政首先就要清除特权,花样繁多、形式不一的特权现象和特权行为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其违背党的宗旨,破坏民主法治,影响社会和谐,危及党的执政根基,必须真抓实干予以坚决治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净化思想“换换脑子”。治理特权首先需要在“灵魂深处发生一场革命”,把好思想信念的“总开关”。一是强化党性修养,淡化“官”念意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史、党章,全面了解掌握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二是强化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采用“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的“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惠民生、办实事”、“五进”等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着力解决入党、当干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三是强化警示教育,树立“底线”意识。结合已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精神上得到洗礼、行动上得到整肃,始终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敬畏之心对“权”,以知足之心对“利”。

深化改革“摆正位子”。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查找干部选用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规范选任制干部和委任制干部的提名方式,完善非定向预推制度;强化干部日常考核和实绩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干部任职考察的重要内容;建立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公示财产、配偶子女就业就学、投资等情况,强化社会监督。二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对资金使用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估,建章立制,规范公务支出审批管理;在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行“三公”经费公开,公布财政实况;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覆盖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全过程的绩效监管机制;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管理,加强“收支两条线”审计监察。三是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和其他资产资源交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范畴,并严格按照流程加强实时监管,实现资源权决策、监督、执行的三分离。

完善制度“扎好笼子”。一是健全用权履责制度。以法律为准绳,制定各级各类各层官员权责框架;授权各地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建立约束机制;通过自我定位、群众评价、专家评估(建议)、组织审定等方式,将“自由裁量”划为“具体标准”,有效压缩弹性空间。二是细化公务接待、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在公务接待和公务消费方面,强调不同事项的相应保障标准,明确申报程序及报销幅度的上限。大力推行公务卡制度规范公务消费,以公务卡资金流动监控经费实际使用情况。三是细化干部激励制度。确定正当的激励方式和奖惩内容,如区分合格、良好、优秀、有突出重大贡献等标准,设置对应的奖励内容和方式,对超出一定范畴和标准实行利益部门化的特权逐步进行清理。

强化监督“拉下面子”。一是加大公开力度。通过政务网络窗口、公告平台等,将特权行为治理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具体细则“广而告之”,使社会公众普遍知晓评判标准,人人都能以雪亮的眼睛进行社会监督。二是畅通监督渠道。纪检监察等执纪机关要建立专门的受理机制,把群众对特权行为、特权现象的举报,及时转化为查办线索。鼓励实名举报,实行实名举报优先登记、优先送阅、优先办理、优先反馈,同时做好保密工作,特别要建立有效的举报人保护制度。三是完善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依托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建设,切实加强岗位防控、专项防控和重点防控,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制约和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等积极作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制约网络。

严肃惩处“重打板子”。一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治理特权方面要做到不管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一个层次,都必须痛下决心进行查处,始终坚持有贪必肃、有贪必惩、抓早抓小,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二是依法规范案件查处程序。强化法治思维,在案件查处过程中严格履行规定手续,决不允许以非法手段调查取证,要切实做到案件实体与程序并重,充分听取被处理人的陈述或申辩,可以参照法律法规细化办案的完整操作过程。三是建立查处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把典型的“耍特权”案例及其查处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切实强化查办案件治本功能。一方面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看到玩弄特权后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增强社会信心,激发参与热情,提升广大群众对治理特权工作的满意度。

(杜凌宇  杨晓东)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