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点和谐明灯,燃心灵希望

来源: 作者:徐芙蓉 发布时间:2021-10-27 09:56:24

摘要:在新时代建设发展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能满足社会居民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为现代教育革新提供有效动力。现如今,在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发严峻,根据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将心理服务建设、平安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看作实际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能融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力量,构成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还可以在教育革新中促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本文在深入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体系发展涌现出的问题,对实践教育服务对策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社会心理;体制建设;教学体系;心理健康

引言 从国家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学生作为各项领域建设革新的核心动力,保障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对经济运行和社会治理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不断改善个体的情绪变化,持续强化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是现阶段解决教育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我国教育革新工作已经开始关注如何构建心理服务体系,会依据实践发展经验设立心理危机的防控机制,但从实践角度来看,依旧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实际心理教育内容和服务方向进行了简单了解。

心理服务是教育体系关注的全新领域

从发展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并没有处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所以不管是行为意识还是心理思维等都会发生多样化的改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作为学生群体成长发展中较为关键的子系统,其中存在很多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比如说家庭功能失调、教学方法不规范、教育意识不到位、正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全新的科技技术等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成长思维构成了多重影响。因此,教育体系更加重视如何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充分展现心理教育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1]。深入探讨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掌握他们在不同条件下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系统调整现有心理服务建设内容和方向,以此在寻找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对策的同时,引导他们在学习成长中有效转变自己的心理情绪。比如说,在中小学教育中增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课程,一方面要组织各科教师积极学习心理知识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在实践探讨中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根据教师引导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

结合心理教育经验优化工作机制和教育课程

首先,要持续优化工作机制。针对不同区域和学习水平的学生群体构建心理危机的防控机制,根据实践发展设计联席会议的管理制度,改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体系。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技术发展特征,构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组建高素质、高水平、高学历的心理学专家团队,积极为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另外,要针对校内专科教师的能力素质进行专业化培训,注重持续优化实践教育研究体系。

其次,要为各个区域的未成年提供优质的心理救援,组建专业指导团队进行有效帮扶,同时邀请心理学专家指导校内心理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评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学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另外,如果发现存在自残等倾向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诊断和干预,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确保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支持和救援。

最后,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展现心理教学实效。心理学课程的落实必须要配备专职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实践教学课程可以有序进行[2]。同时,也要在校内成立心理辅导办公室,注重根据国家教育标准和心理学专家提出的要求进行功能划分,合理配置拓展训练、冥想、娱乐等设施。另外,要在教育指导期间持续优化心理预防机制,并根据收集信息构建个体健康和危机干预档案,比如说健康体检、心理问卷、定期对话等方式都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要想在教育体系革新发展中,充分展现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独特作用,各地学校要在组建专业工作站和人才团队的基础上,持续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相关机构的运行经验,注重利用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以此创造符合未成年群体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根据教学体系要求推广心理干预体系化

学校作为学生群体逐渐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平台,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职责,还是学生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实践发展中持续优化学校心理干预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引用专业师资力量作为教育指导的外部资源,这样不仅能为心理干预提供基础保障,还可以在不断创新中掌握更多教育经验;另一方面,要构建规范有效的干预流程,其中涉及到分层干预、心理评估、转介等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心理调查,将相关资料整合到一起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并记录到数据库中,有助于在后续跟踪调查中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具体特征。在完成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评估工作之后,需要安排班主任或心理教师进行有效疏导。如果问题较大,可以将学生转介给专家学者、心理医生等进行诊断治疗。这一内容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要求,对实际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推广具有积极作用。

合理运用媒体优势提升心理服务水平

首先,要在先进技术理念的引导下进行平台试点工作。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手机软件或电脑端口登录相关网站,选择不同类型的心理测试问题进行自主检测,不仅能持续改善心理服务体系,还可以让相关心理辅导融入到实践教育工作中。同时,要聘请专家或学者对区域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进行专业分析,并构建相应的心理档案,而后在服务管理期间运用分层管理模式,保障个体和整体可以在有效融合中,为实践服务优化提供有效参考建议[3]。其次,要在技术探讨中开发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测试软件。由于我国文化观念、教育体系等内容与国外发展有一定差异,所以直接运用翻译之后的国外文献资料并不能完全满足实践心理辅导需求。通过对量表修正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测量评估标准,不仅能从中掌握更多学生心理变化,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实践教育服务体系进行改善。最后,要根据心理服务需求设计调试功能。通过在网络平台设计心理调适的体验模块,比如说放松音乐、娱乐等,促使学生在产生参与兴趣的同时,根据在线咨询、舒缓压力、指标检测等多样化功能进一步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同时,心理教师要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多结合体系建设经验提供优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发展中稳定学生的心理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当前教学体系的心理服务发展情况分析,积极引导学生群体优化自身的心理状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对教育革新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实践探讨中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服务体系的研究力度,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文献资料,以此为学生群体构建符合需求的心理干预体系。

(徐芙蓉)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