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疫情当前,眉山心理人讲担当

来源: 作者:刘晓燕 发布时间:2020-12-02 10:09:08

从年初到现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快一年了,且看不到终结的迹象,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之下,让人们的防范之心一点都不能放下,而眉山心理人在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保一方平安,开展心理热线服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心理自护技能培训活动、家庭教育力培训。

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确认我省首例新冠患者,1月22日确诊我省第二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由此拉开序幕。1月23日,武汉所有通往外地的通道暂时关闭,各地陆续启动一级应急预案;1月24日,四川启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应急响应。1月25日,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开始招募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十余位教师参与了此项活动。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组建了疫情期间心理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网络对这支队伍进行了疫情期间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提出了工作要求。

热线电话忙不停。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向社会发布了心理危机热线电话,这支队伍便开始了每天24小时的接力。

在来访的电话中,有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行业的人,其中有因为所从事的职业而担心自己被感染的,有因为长期宅在家中无聊的,有不能复工对生活担忧的,有晚上聊通宵,上网课睡觉的,有因不满父母的管理而与父母打大出手的………有的案列通过一次电话连线就可以解决,有的问题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有的来电是在白天,有的来电是在半夜,甚至有的老师在吃饭期间连续不断接听了近2个小时电话,一顿饭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在这些来访电话中所反映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心理帮扶可以解决,有的问题却需要提交相关部门解决,比如:老年人的常用药不能到医院去取;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而无法解决的生活问题;这些问题老师都会整理上报协会,协会在分别向各相关部门反映。

疫情期间的心理热线电话虽然很忙碌,但是老师们乐此不疲,不断的提醒:接下来该你啰、注意一个导游的心理困扰问题哦、不能通过心理辅导解决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关部门解决哦……

QQ接力不松懈。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同时向社会发布了心理援助热线QQ邮箱,如果不方便通过热线电话反映心理问题的,也可以通过QQ将自己的问题倾诉。

疫情期间,很多来信老师们都能够回复自如,但有一个信息让两位老师进行了近4小时的接力,下午2点有人来信说:我不想活了,随即发了一张在河边的图片,咨询师立刻和对方进行了沟通,一边想办法缓解对方的情绪,一边向协会领导汇报,协会会同警察开始对可能的地方进行排查,搜寻来访者的位置。终于在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该人,该人也在咨询的的帮助下,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社区指导担责任。疫情期间,随着疫情信息及时公布和调查的深入进行,在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下难免有些人会出现焦虑情绪,同时由于家庭成员宅在一个局限的空间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也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为了缓解人们的紧张,保持积极心态,为居民们提供科学心理疏导,保障大家的心理健康,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便利用“眉山市公益微课堂”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家庭教育、心理自护技能培训。疫情向好后,又组织教师到社区进行现场指导。

心理防护不放松。防控疫情期间,在高铁站、高速路口、小区内,活跃着一群最为平凡的人,他们不是医护工作者,却也不惧风险,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默默地工作。他们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对家家户户进行排查,上报社区疫情、宣传病毒防控方法、消毒公共区域、为居家隔离者购买生活必需……他们就是一群志愿者。正是不起眼的他们,为疫情防控构筑了一道坚实防线。大多数志愿者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对新冠病毒围追堵截,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可能接触病毒感染者的担忧,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焦虑,让他们身心俱疲。为了让这群志愿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度过难关,眉山市社会治安志愿者协会充分发挥心理志愿者的优势,开展对志愿者们的心理自护技能培训。围绕一线工作人员如何自我照顾保持好个人状态、面对民众情绪的宣泄自己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好上级的安排及受助者不理解的状态、因忙于工作疏于与家人沟通和孩子的管理而产生了内疚该怎么办、工作结束后心情受影响一直无法平静该怎么办等十余个问题,从如何转移注意力到看到问题的两面性等,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和示范缓解压力的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疫”路同行,疫战有你也有我。在心海护航战线我们每付出的一小点,都是在尽一个国人的本分,愿疫情早日过去,世界美好!刘晓燕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