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特色产业。围绕全县“1+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对各乡镇主导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方面意愿进行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培育计划和设置课程,做到培育培训靶向精准、有的放矢。2023年共开设粮油规模种植等专业共9个班,培训417人。
(2)创新培育机制。创新一个立足点、两条主线、一个结合、一个融合的 “1211”培育机制。把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及返乡农民工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产业发展作为培训的立足点;以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双提升”为主线,课堂教学兼顾生产技术和产品营销、质量安全、品牌创建、经营管理等内容;实行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训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把课堂培训与互动交流、线上线下融合、现场教学等形式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培训质量。2023年经营管理培训课程共432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5%;组织基地实训共28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6%;组织线上学习72学时,占总学时的9%。
(3)培塑典型引领。选塑优秀学员创业园为教学实训基地,培树“田专家”、“土秀才”等产业发展典型,形成“师傅带徒弟”结对发展模式。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把优秀学员培养成授课和实训指导教师,让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更切合学员需要,提升培育培训的实效性。近年来共培塑学员实训基地8个、培育乡土指导教师12人。
(4)强化培育服务。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方案》,组建由授课教师、基层农技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对培训学员产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进服务;邀请农业专家不定期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向学员提供生产经营帮助;通过集中指导、电话回访、入户座谈等形式,借助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云上智农”APP系统和专家资源,给予学员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2023年共组织各类服务70场次、服务学员220人次,解决技术问题30个次。(柳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