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岳池县:不惧“烤”验 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墙”

来源:岳池县应急管理局 作者:杜冬冬 龚鹏懿 发布时间:2024-09-05 10:26:39

“预计我县九龙街道、花园镇、伏龙镇等乡镇(街道)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请注意防暑防晒、森林防火及用火用电用气安全。”9月3日9时,岳池县气象台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为红色预警信号。

据悉,自立秋以来,四川省岳池县高温不断,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森林火险等级也随之提升,接连启动森林防灭火Ⅲ、Ⅱ级应急响应并发布《岳池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禁火令》《岳池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封山令》,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罕见的炙热“烤”验,岳池县紧盯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通过巡查值守、督导检查、宣传引导、应急备勤等措施,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墙”。

巡查值守不松懈

“你好,请填写进山登记表并上缴火源。 ”在岳池县鱼峰乡大石门村森林防火检查哨卡,值守人员对进山的人员、车辆一一进行登记、检查。“我们每天都会登记好进山人员的信息,确保不漏一人一车,并对非原住居民进行劝返。”值守人员说,守卡的同时,还会发放森林防灭火明白纸和倡议书,宣传防火知识。

岳池县共设有进林固定哨卡8个,临时哨卡31个,要求值班人员做好进山人员车辆的火源管控、宣传教育和劝返工作,855名生态护林员常态化全时段开展巡山护林,县、镇、村三级干部分组分片深入山头、林边、田间及农户家中,加密巡查频次,严格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户)、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四级包保责任制”,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同时,县乡两级党政领导24小时轮流带班,县森防指办24小时值班值守,各乡镇(街道)保持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在岗,严格执行森林火灾的分级报告、零报告、有火必报和日报制度,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图片 1.png

村应急分队开展扑火演练

督导检查压责任

连日来,县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详细部署森林防灭火工作。县气象、自规、应急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分析风险等级,县森防指办坚持每日调度各乡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发布工作专报。

“这段时间气温高,防火压力大,一定要保持高度戒备,落细落实各项防火护林措施。”岳池县森防指综合督导组在该县天平镇督查时对工作人员强调。

近段时间,岳池县抽调应急、自规、消防、公安等单位业务骨干组成3个包片督导组,每日下沉一线分片区对各乡镇(街道)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县应急局、县林业保护和发展中心领导“白+黑”不停转,深入一线进行暗访检查。重点检查值班值守、巡山护林、火源管控、隐患整治、应急准备、封山管控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等进行通报并严肃问责,确保各项森林火险应急响应措施落到实处,严防森林火灾发生。截至目前,县级督导组共出动352人次,发现隐患136个,已全部整改。

宣传引导走在前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野外用火需谨慎,一朝侥幸成罪人”“漫漫护林路,防火第一步” ……像这样的森林防火警示标语在岳池县各森林防火检查哨站、山林区入口、村庄院墙上随处可见。

森林防火,重在防范,而宣传是重点,群众是关键。线上,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岳池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禁火令》《岳池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封山令》等森林防火知识;线下,进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签订防火责任书等,面对面向群众广泛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防火知识和秸秆燃烧政策,引导广大群众遵规用火,自觉护林,增强全民防火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支持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8月以来,共发放宣传单30000余份,召开院坝会300余次,签订责任书2000余份。

图片 2.png

乡镇应急队开展演练

演练备战强底气

“以前集结队伍都是一个一个电话通知,效率慢又耽误工作。现在使用云呼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应急队伍集结响应速度,可以10秒内同时呼叫所有队员,实现‘一键响应’,能在10分钟内带装集结完毕。”岳池县酉溪镇应急办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基层应急队伍岗位职责不清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了‘四定’要求。”岳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蒲锦荣说,“四定”即,一要定岗,科学设置应急队伍岗位;二要定人,按照人尽其才原则分配岗位;三要定机,应急设备专人专用;四要定责,明确每人职责清单与任务清单,以更好地建设和发挥基层应急队伍作用。

目前,岳池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民兵应急连、各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应急分队持续开展扑救培训、集结训练、实操演练,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及时补充完善油锯、割灌机、风力灭火机等装备物资,340个森林防灭火储水罐蓄水量均保持在90%以上,林区水池、水塘蓄水满足防火需求,并前置一批队伍、物资到重点林区进行巡护值守,确保一旦发生火情,物资保障到位、扑救人员到位、快速处置到位。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