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关于推进警航改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乐山市犍为县公安局 作者:冉金刚 发布时间:2023-12-27 09:56:47

警务航空暨警用无人机实战体系(以下简称“警航”)是现代警务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警务模式的重要展现形式之一,在侦查办案、应急救援、重大安保、维稳处突、低空安防等治理工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当前维稳形势日趋严峻、应急处突任务繁重艰巨、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强新时代警航改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紧迫性。笔者结合警航改革工作部署要求和犍为县公安局的实践探索,就新的发展条件下推进警航改革工作做粗浅探讨。

一、深刻认识警航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确保始终沿着警务现代化方向迈进

(一)全面贯彻落实顶层决策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战性特点,要聚焦战斗力标准,立足实战化要求,加强专业化建设,推行扁平化管理,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警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专业门类广,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是公安工作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内容之一。自2019年12月2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警用航空工作的意见》以来,解决了警航工作无法可依的问题,对推动警航工作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各地掀起了警航改革热潮,实践探索出许多先进做法、实战经验。2023年,省公安厅向下部署开展警航体系改革应用,犍为县作为全市公安机关警航改革试点之一,主动适应公安现代化工作新形势、新使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警航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找准目标向上而行,不断拓展完善警航实战工作机制,全面推动警航改革实践工作出成果见成效。

(二)主动适应公安深改工作的具体实践。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和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总体目标,党中央和部党委从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公安部警航办负责运行、安全和管理的职能上,增加了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等各种警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和管理的管理职能。省公安厅统筹推进全省公安警航建设改革,市县两级结合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部署要求,明确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牵头部门,实体化构建警航体系机制,突破警种壁垒,理顺横纵协作联动关系,细化在社会面管控、防御反制、警务应用、服务民生等方面的责任分工,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增长可能。

(三)提升系统化立体化实战的现实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社会深刻变化的特殊历史阶段,违法犯罪的流动性、突发性、隐蔽性趋势明显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日益加大,迫切需要提高公安机关除险保安的快反处置和立体防控能力。警航改革建设为提升公安机关立体防控能力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警用无人机作为其主要装备,集“查、巡、防、管、救、宣”等功能为一体,机动速度快、监控范围大、威慑力强、不受地面交通条件影响等特殊优势,可灵活嵌入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各要素中强化模块化应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推动公安工作进而实现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发展,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高度上实现价值统一,从而促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结构更科学、协作更紧密、运行更高效。

(四)推动公安警务现代化的全新表现。现代警务样态就是传统警务运行模式的破解和新的警务底层逻辑的再造,就当前来看,现代警务样态主要由“互联网+”民生警务、“精准化+”治理警务、“文明型+”法制警务、“警长制+”效能警务、“共赢式+”涉外警务等警务样态构成。新时代背景下的警航工作是现代警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特征是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警务,能够非常和谐地融入各种警务样态体系中,并以其大幅优于其他装备在实战中的应用方式,得到广大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推崇,特别是在开展各类“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和反制工作中,让公安机关警务活动从地面转移到低空,为应对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维护低空公共安全、服务低空市域治理、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也将进一步丰富警务现代化创新成果。

二、紧紧瞄准三大要素推进改革实践,服务实战积蓄经验打牢警航发展根基

2023年以来,犍为县公安局狠抓改革机遇,围绕省厅“深耕计划”、市局“三大工程”深推警航建设改革,通过对“器、技、战”要素把握,加大装备建设、人才培育,创新打造“地空一体化”的空中警务应用场景。

(一)以“器”作矛盾,系统构建“平安苍穹”。一是“利刃”。在县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经费20万余元,组建“金犍飞鹰”专业队暨“犍为警航”工作专班,配备10名飞手、2架多旋翼无人机(大疆悟 2、御2进阶版),完善制定《犍为县公安局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方案》《犍为县公安局警务航空体系建设方案》等,整合社会无人机资源规范管理,组建“平安苍穹联盟”为我所用,破解资源不足局面,出台警用无人机巡查巡防、劝导喊话、应急控处等工作措施,时刻保持枕戈待旦。二是“铸盾”。整合有限资源释放效能,配套机载长焦镜头、夜间红外镜头、喊话器、大疆智图系统、应急指挥箱等高精装备,系统完善高清航拍、长焦侦查、高空喊话、夜间红外搜索、三维建模、地空联动指挥、黑飞反制等功能,满足多种实战需求。三是“校检”。建立“金犍飞鹰”个人飞行档案,详细记录执行勤务、训练飞行时间、无人机操控等数据,保证专业队员每年不少于100个小时实操时间,在协处邻县重大刑事案件以及“犍为半程马拉松”“夜发清溪”“成都大运会”等安保实战中检验了效能。并已完成清溪半马环线、城区鹭岛片区、岷江航电枢纽等重点区域建模。

(二)以“技”铸战力,内外锤炼“攻防技法”。一是深化专业“辅训”。组织专业飞手参加大疆公司专人培训,取得警用B2、民用AOPA资格证,实现“持证上岗”。组织骨干开展无人机“小班化”教学、实操训练、月度考核,围绕操控基础事项、智能飞行理论、航拍摄影理论,起飞悬停、定点降落、四方位平移、“8”字飞行等一系列基础科目训练,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操控专业水平。二是深挖组织“水渠”。向上级单位讨妙招,向兄弟单位学习,通过走出去、学回来、请进来“一出两进”不断拓宽外训空间,汲取实战新理念,提升科技用警、空地一体协同作战能力。派员参加乐山市巡警支队大运无人机保障暨无人机定点投送及运输等项目,学习交流无人机操控技能,有效提升了空中智慧巡控、空地联合安保能力水平。三是深拓外部“桥梁”。与浙江台州市警航支队达成指导建设协议,进一步完善修订建设方案,完成警航体系架设。与成都理工工程技术学院协议共建和设备支援,开展无人机测绘及3D建模能力、无人机侦测反制技术调试演练、无人机组装、调试、维护技术培训等基础理论培训。梳理全县党政、民用无人机资源,审查优选26架无人机组建“平安苍穹联盟”,联合开展防溺水劝导、巡查地质灾害风险、山林防火等工作,最大化消除安全风险。

(三)以“战”挖潜能,多维打造“空中伴侣”。一是常态防控促治安。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空中喊话器,连接4G图传实时化、立体化、动态化、实时化监控治安形势,对重点人流区域建立无人机岸线巡防机制,设定自动巡防路线,在重点时段对人流密集区开展精准巡航,及时发现人流、车流以及岷江岸线群众戏水等异常情况,通过高空喊话进行疏导劝导,同时将情况下发地面警力处置,实现巡逻方式由两维转向三维,有效弥补巡控方式单一、巡逻点位固化、巡逻防控有盲点等不足,提升了治安防控科技含量。二是常态排查除隐患。通过无人机“全景式”航拍,了解易发地质灾害区域实时情况,准确掌握危化品企业等扬尘污染高发区定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针对溺水、火灾高发区域进行巡防,精准排查风险隐患部位。今年以来,无人机组共参与巡防126次,及时发现火情2起,救助溺水群众2人。三是常态应用强支撑。借力协办全省公安机关“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全市应急保障拉动演练契机,系统提升无人机保障实战能力,在成都大运会安保期间,制定无人机飞手复训轮训方案,组织开展反制攻防专项训练及演练,利用无人机的人脸识别、热成像、照明等功能,高效精准管控重点人,支撑抓捕网逃人员4人,助力零风险完成各项安保工作任务。

三、牢牢把握警航改革发展三对关系,聚力创新创造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一)把握安全与共享,全力推动数字赋能。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关乎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当前,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始终是各自为战,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公安机关要加强警用无人机防御反制集成应用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无人机资源规范管理机制,充分整合民航、市场监督、工信、城管、体育等部门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应用需求,做好与企业级监控服务平台的管理衔接和数据共享,推动搭建政航体系管理平台,逐步形成空管服一体、数据互联、运行高效的管控体系,牢牢掌握数据中心、数据链,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安全,实现无人机及相关设备的精准、动态管控。

(二)把握好研发与应用,全力推动技术攻坚。要贯彻“互通有无”理念,坚持“一盘棋”推动技术攻坚,不搞技术“壁垒”,广泛调研先进单位、无人机相关院校、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前沿科技,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加强在产品研发、软件优化、场景应用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找准改革重点方向,推动上级公安机关统筹建立无人机侦测、反制专业工作室、实验室等,将警用无人机“市场有什么、公安买什么”现状向“公安需要什么、市场生产什么”转变,形成研发服务实战再到推动研究的螺旋式上升态势,将研究成果更好转化为实战效果。

(三)把握好单兵与合成,全力推动警务实战。警用无人机作为空中飞行平台,在“无人机+”的单兵警务应用拓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坚持推进自主化、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跨警种、跨部门、跨单位的集成作战,使无人机应用更多惠及基层一线,围绕服务警务实战大力推动无人机警航改革应用,使之成为警务实战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手段,要借力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智能AI技术发展东风,广泛学习和研发不同场景下的实战应用方式,服务全天候全时空合成作战。

四、持续深耕拓展警航改革四大优势,奋力打开警航助推发展服务实战新局面

发挥警航改革工作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上更为敏锐、更为务实的优势,进一步突破边界、打破壁垒,提升警航改革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和立体化作战方面的能力,为推进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贡献警航力量。

(一)放大党的领导优势,理顺管理职能,打造警航品牌高地。王小洪部长在今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维护党的核心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落实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安全保卫任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在探索无人机警航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体系不够健全、职能不够清晰、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绝大多数警航部门只承担警用无人机管理职能,民用无人机管理和反制没有纳入监管。要持续放大党的领导优势、深化公安改革优势、警航推动实战优势等,主动拥抱改革、科技赋能、面向实战,以“规范建设、扩大规模、赋能实战”为重点,构建“应用、反制、管控”要素融合的“大警航”工作格局,探索构筑低空警务工作新体系,不断突破组织、地域、机制、技术、人才等界限壁垒,推动警务航空管理队伍培育孵化,按照警务航空工作的任务、指挥、保障、管理等环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制度保障,以规范化建设和流程化管理,全面提升警务航空正规化、现代化水平,塑造更加实战实用实效的警航品牌,用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合各方协同优势,完善制度支撑,深化社会智慧治理。一要直面问题。目前,关于警用无人机暂无明确执法应用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责任,没有统一的执法应用工作机制和规范,造成警用无人机使用者在执法实践中顾虑重重。同时,警用无人机执法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飞行事故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特别在民用无人机违法犯罪处置问题上,同样缺乏更为系统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无人机引发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得不到根本解决。二要完善制度。加强政策研究,积极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加强无人机安全使用管理工作,完善警用无人机执法活动一般程序规定,探索警用无人机事故责任认定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和监管程序,有效规避因警用无人机执法行动衍生的风险隐患。三要加强协同。加强上下各方协同,加强应用课题、理论创新、制度固化等研究,帮助提升无人机工作标准化、体系化水平,深耕警用无人机系统化作战、智慧化应用场景,在实践中以“升维防控、降维打击”的绝对优势,多维度多层次构建功能立体化、结构立体化的立体防控格局,使其“防范”与“控制”的内涵、功能及手段得以更加丰富,持续放大警航改革和警用无人机应用的众创局面。

(三)发挥公安专业优势,夯建警航体系,筑牢低空安全防线。在推进低空空域改革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类“低慢小”飞行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加,配合对违法违规飞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一要坚持政府主导。准确实施《“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推动政府主导加强无人机管控,紧跟无人机新业态的发展趋势,瞄准未来低空运行管理的冲击和挑战,借鉴警航改革相对成熟的工作经验,探索推动警航体系化变革,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警航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二要坚持体系应对。持续加强无人机防御反制技战法研究,注重无人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各类不同实战场景和环境下防御反制工作,完善无人机反制执勤准则、设备部署、力量构成、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和预案,全面提升防御反制能力。三要坚持规范管理。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加强民用无人机地面管控,通过开展底数排摸、物流监管、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后台禁限飞等工作措施,加强对非法“低慢小”飞行器的执法监管,尽最大限度将安全风险控制在“起飞前”。

(四)拓展警航外延优势,推进警务融合,促进警航转型升级。一是借力推进。要深入推进“十四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抓、公安主导、多方协调、社会参与”理念,狠抓机遇大力推进警务航空体系建设,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需求,瞄准低空警务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推动将低空警务力量纳入地方综合应急专业体系,奋力开创“无人机+警务”新局面,拓展“无人机+政务”新路径,积极推动航空警务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公安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动权。二是合作研发。要创新警企、警校、警协合作,深化警航改革课题研究,大力推动警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手段、理念变革,充分发掘当前最前沿的先进科技手段,立足无人机企业理念、技术领先的优势,积极拓展警企战略合作意向,力争企业在警用无人机的发展规划、技术保障、防干扰反制装备研发上,提供持续性、个性化服务保障。三是内部挖潜。要坚持以警航工作品牌为杠杆,撬动治安防控、侦查办案、风险管控、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警务更好融合、更实开展,激发多维警务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公安警务作用平安建设、法制建设的针对性、长效性,营造更加平安的社会治安环境,助力党委政府吸引重大产业项目入驻,以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助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8021130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